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制造业物流变智慧物流

智能化改造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483

13

2018-12

       近年来,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突飞猛进。而随着《中国制造2025》向纵深推动,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需要推动物流智能化,这为物流装备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对物流装备企业进入制造业物流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建议物流装备企业要深入了解智能制造物流的逻辑和作业场景需求,从解决功能性要求转为解决系统性要求。


智能制造需要合理的智能物流体系

       众所周知,制造的对象是物料或者产品,而物料在供应链体系中是动态的,受到多要素控制和影响,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最大的特点是“物料会说话”。

       什么是合理的智能物流体系?真正能够契合企业智能化战略发展路径和要求的智能物流体系,并且能够有效达成、产生期望的效益,就可以认为是合理的。于是,在物料流动中,物料“是否说话”?是否“说得上话”?“说的话”是否有效?智能物流设施对于其语言是否有效响应?当产生了过程差异的时候,关联物流设备是否能够自组织、自管理、自反馈?这些就成为物流系统是否智能化的重要特征。

       随着各个行业智能制造的试点与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景象,尤其是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乳品行业、家电行业、电子行业、家居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领域,典型案例层出不穷;如一汽大众、伊利、海尔、美的、三一重工、富士康、索菲亚、海康威视、红领西服等等,均有很好的探索。且不说这些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有效性怎么样,关于物流设备如何进场、应用,是供应商和客户都非常关注的。

       笔者听到不少客户都抱怨过:“物流仓储设施供应商不专业,不了解我们的需求,只想卖产品!” 、“设备调试花了5个月的时间,还连不起来”、“立体库运行速度无法满足生产流量的要求”、“售后维护服务反应太慢,害得我们经常停产”……

       而另一方面,物流设备供应商也有自己的苦衷:“这家客户只想降价,通过招投标挑动价格战”、“这家客户很不专业,不相信我们的方案可以搞定”、“这家客户尾款收不回来”、“这家客户连简单的设备运营维护都不行,大小事件都要我们赶过去,累死了”……

       以上问题的存在,无法简单判断是哪一方的过错,但显示出当前制造业物流体系的合理性存在严重缺陷。

       当物流设备提供方不了解客户要求时,可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是“不合理的”;当物流设备调试时间太长,立体库处理能力无法满足要求,客户无法理解和掌握智能物流设施的运作模式,智能物流系统BUG很多,也就是“不合理的”。

       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智能物流体系才能够将供应链上所有的制造元素动态地联系起来,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供物料基础。智能仓储设施之于物流,犹如智能制造设施之于生产,不可或缺。


仓储设施配置需要回归制造业物流的本质制造业物流的本质在于“流动”。

       如何流动?当然是“能说话的”物料标签(条码或者RFID标签),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平台),在预定的时间通过合理的方式(物流设施)将适当数量和包装的物料送到合适的作业点,以满足智能制造的要求。

       为此,在配置物流设施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针对所有的物料需要进行流动性分析,并且进行库存周转率的详细分类,所设计和配置的物流设施需要保证相应物料的可流动性。

       其次,物流动线分析,制造业内的物料流动应符合其工艺要求和生产计划要求,外购物料如何进场?自制件如何存储与配送上线?成品物流如何打包和下线,输送到成品立体库存储?这些都需要精准核算时间和节拍,并需要有信息系统来支撑。

       最后,智能仓储物流设施必须保证物料流动性,并且对于上下游的衔接是合理有效的。

       关于物料如何流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流动方式,这需要遵守物料的流动规律,而不是我们的“预设”。

       比如,该叉车搬运就用叉车;该牵引车搬运就用牵引车;该连续输送就用输送机。当然搬运的前提,必须要确定所有不同物料的包装模式,才能够保证确认物料流动的时间、频率、数量、标签方式、存储、搬运、运输、配送方式(专业人士称之为PFEP)。

       比如,大约在5年前,有些企业使用AGV作为向工位配送物料的方式,但是在设备运行一年后又拆除了,原因是:AGV无法匹配装配工位员工的生产节拍(主要原因是员工需要物料了,AGV还没有送到;或者AGV物料来了,员工还没有做完上个动作,AGV不会等待,“扔”下物料就跑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AGV的应用是反智能化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物料流动的本质——物料有其自有的流动规律和节拍,物流设备必须遵守该要求,否则再好的AGV也只是摆设。

       再如电子产品(手机、电视、遥控器、芯片等)制造工厂,物料体积相对小、重量相对轻,物流量也大,那么可能适合采用连续输送方式;如果有存储要求,尤其是当其存储时间相对短暂,可能适合使用箱式立体库(至于采用堆垛机式还是多穿模式,要根据相关参数甚至投资成本来决定),一般情况下不适宜使用托盘式立体库,以避免折腾(托盘拆码垛作业)。

       综上所述,如果物流装备企业忽略了制造企业物料流动的本质要求,智能仓储系统建成的那天就是失败的开始,既害了客户,更把自己拖入到一个“坑”里。
 
结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向纵深推动,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需要推动物流智能化,这对于广大仓储物流设备企业应该是又一个“风口”。当物流设备企业碰到智能制造中的智能物流需求时,建议多思考客户的作业场景,以及物流设备在该作业系统中的协同功能,从解决客户的现实问题出发,必要的时候还要教育和引导客户往物流合理化的方向推动。因为卖了物流设施给客户,才是智能化物流设备接受有效性挑战的开始,更是智能化服务落地的开始。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