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球科技业界正掀起一场关于边缘计算的科技浪潮,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在内的科技公司都争相涌入边缘计算领域。
由于网路边缘智慧化将成为未来科技界重要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伴随5G网路的建设,物联网成为重点之一。业内预计,2020年仅中国就会产生100亿以上的物联网连接数,届时,边缘计算因其技术上具备的敏捷、实时、智慧、安全等特点,将成为物联网终端的必然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有关边缘计算的“军备竞赛”正式开跑,在中国市场上,运营商、设备商、CDN服务商和云端服务商都在大举布局边缘计算,以争取在这个新战场的发言权。
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9月底与Intel共同发起的“5G+AI边缘计算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双方将共推OTE(Over The Edge)平台研发,实现对云边缘基础设施、分布式运算资源、行动网路边缘和智慧终端机等互联网边缘计算的统一化管理,并加速相关商用产品推出。10月19日,百度安全正式发布“DuEdge”,借助边缘网络计算的力量,破局云与端之间数据传输和网络流量难题,提升业务灵活性和运行效率。
全球第二大CDN服务商网宿科技已宣布搭建统一的边缘计算平台,开放边缘计算资源及能力。
边缘计算也是阿里巴巴重点布局的领域。2018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全面进军IoT领域,战略布局边缘计算,陆续推出了link Edge、边缘节点服务ENS等,将阿里云的边缘计算能力部署在各种智能设备和计算节点上,如车载中控、工业流水线控制台、路由器等。
除了中国之外,欧美国家的动作也相当积极。美国亚马逊推出可以和客户即时互联、即时响应的AWS Greengrass边缘计算平台。微软随后发布了面向物联网的Azure IoT Edge服务,将计算能力由Azure端推送至边缘设备。思科、英特尔等硬体厂商也在纷纷探索MEC技术及应用。
欧洲市场上,边缘计算产业已经形成产业联盟,以Vodafone、德国电信、西门子、ARM等公司为代表的大型科技企业已经加入其中。
正如Gartner在战略性技术趋势报告中描述的那样:在今后五年,专用AI芯片以及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存储和其他先进功能将被添加到种类更广泛的边缘设备上。这个嵌入式物联网世界极具多样性,加上工业系统等资产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这将带来管理方面的重大挑战。从长远来看,随着5G日渐成熟,不断扩展的边缘计算环境会有更可靠的通信技术连回到集中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