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实际就是工业4.0的另外一种说法,它是一种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结合体,让以往孤立的生产车间,和市场部,设计部,供应链全部集成起来,让生产变成柔性化了,能个性化生产,包括了产品上的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和服务上的智能,实际上在芯片行业几十年前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生产,而国外传统的汽车行业,也很早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新能源汽车,只是在原来汽车基础上,一种动力上的变革而已,所以它的智能化生产,和传统汽车的智能化生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汽车行业的生产,本质还是一种流水式的装配,新能源汽车除了动力部件生产方式和传统汽车不一样外,其他环节是大同小异的。所以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首先要有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也就是要让电池等组装上靠机械手等设备拉完成。
另外就是零配件的标准化和编码辨别,只有所有配件都有独一的编码地址,这样才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配件的位置和状态实时把控,这样才可以实现真正的装配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甚至在仓库管理和后续的服务上能链接起来。
不管是何种行业的智能制造,都要依赖传感器,工控软件,和网络通讯系统,实现人机的傻瓜式交换,人和产品要变成一体化的交流,研发和生产管理,市场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来相互结合,推进了生产上的个性化和柔性化。
大数据是智能生产的一个重要点,它本质就是一种报表管理的网络化,这些需要底层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的完善,然后直接上传到云端,通过专用端口来分享处理,所以需要各种生产设备之间能实现无阻互联互通,在设备供应链管理上要重视协议上的开放性和一致性。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零件比较重要,可能很多是外协供应商提供的,所以需要构建一套可以追溯,能实时控制,还要能有办公室管理的解决方案,能保证做到工单和物料上管理,还要能完成数据的试试分析,产品规范和质量等控制,这样需要建立完整的MES系统,完成车间上的信息化建设,让生产变得透明化,一切数字化,精益化生产,能有效提升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制造,不能只着目于一款产品,而是要建立多种车型的开发平台,需要让生产上尽量实现模块化,通过不同的车间或者设备来完成各层面的模块化管理,实现知识和智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