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紧扣全区“3+2”主导产业实际和“五大功能片区”布局,去年起初步构建“双招双引”联动机制,系统修订出台人才新政,大力构建引才工程品牌,狠抓高层次人才培育,稳步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全区人才工作在政策机制建设、引智品牌塑造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说,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相城要想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突破性的跨越式发展,“产才融合”是重中之重。
紧盯“第一资源”
产业招才以才促产
6月23日,苏州市相城区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海纳百川·相融相成”的科技金融投资推介活动,1600余位嘉宾参会,可谓“千里逢迎高朋满座”。作为其中重要环节,财智相融·相城区“千人计划”专家专场对接会也同期举办。这是继今年3月北京之行后,“相融”系列高端人才对接活动第二次“走出去”,到“超一线”城市揽才。
对于吸纳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让人才融入产业发展、如何切实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相城区有着通盘的考虑。“‘相融’,即‘融入相城’,要让高层次人才真正融入相城,只有好的产业环境,才能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相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葛宇红说,当前对相城而言,人才工作首要做的就是深刻把握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人才资源的针对性,坚持党管人才,不断搭平台、优机制,围绕产才融合,不断聚资源、优生态。
作为苏州大市后发崛起的板块,相城区清晰地认识到只有产业的“含金量”上去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去年,相城结合“2035城市规划修编”,从全域城市化理念出发,以系统性思维谋划整体提升,规划建设立足产业的“五大功能片区”。其中,核心区阳澄生态新区片区在产业导向上,确立了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支柱产业,旨在更好地承接上海辐射效应,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格局。
一系列高端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近年来在相城区加速集聚——福耀玻璃、新松机器人、光建储存、国机智能等高端制造业项目,紫光工业云引擎、京东智谷、腾讯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项目先后引进;智路资本、紫光集团等一批战略投资与研发中心纷纷落户;同时,还与江苏省产业研究院,以及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高校合作共建各类创新平台……这些,为相城区带来爆发式的发展和全方位的变化。
产业层次提高了,人才层次自然也相应“水涨船高”。为了配合产业环境,相城区从建立健全机制出发,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以智企对接为核心,制定了“产才融合‘十优’服务”,力争通过人才机制的综合完善助推人才引育,打造人才工作品牌。
做强载体平台
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历时两年时间,攻克无数技术难关,苏州西帝摩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大尺寸的SLM 金属3D打印机。据世界3D打印科技权威研究机构3ders认定,这一设备的自身尺寸和成形尺寸均处于世界前列。西帝摩是一家通过“精英周”落户相城的企业,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863计划“3D 打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首席科学家张正文牵头创立。从2015年成立至今,短短3年已硕果累累。
今年,西帝摩等10家企业被评选为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历年十佳落户企业”,将在相城分会场开幕式上举办授牌仪式。事实上,借助“精英周”这一平台,在相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企业还有很多。
“人才招引要与载体平台建设紧密结合,要以市场经济为理念,设立一整套综合考量的考核指标,把经济效益和实际贡献作为重要目标,大力促进各类载体平台的设立与培育。”葛宇红介绍说,当前,相城还在加大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企业研发载体平台的引导与扶持,促进企业研发平台量质齐升,通过企业研发平台引进高端顶尖人才。
做强载体平台,相城区推出一系列实招。去年10月,相城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设立海外招商引智窗口。去年12月,相城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高铁新城合作共建苏州阳澄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据省产研院院长刘庆介绍,根据规划,启动区5年内将培育及衍生孵化100支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集聚高层次技术人才5000人左右。首批2个项目已经于今年2月签约落地,为相城打造国内首个专业研发产业社区、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乐土打下良好开端。
优化配套政策
良好环境留人留心
以教育为例,随着南师大苏州实验学校、新加坡伊顿国际幼儿园等品牌名校相继落户,相城的教育资源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优质均衡。据介绍,仅在阳澄国际研发社区,相城区就规划了2所国际学校、5所国际幼儿园,同时,超大规模的文体中心、美术馆、会展中心等配套设施已作为苏州市重点功能配套项目列入发展规划。
为给落户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相城区同时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扶持政策。今年创业周活动期间,相城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网上服务平台将正式上线。今后,在相城创业的海内外人才只要登录这个平台,回答5个问题,就能轻松知道自己能适用什么政策,再也无需花费精力研读政府公文。这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尚属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