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投资是清远工业投资的一大亮点。2015年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2.82亿元,同比增长114.8%,增速为广东省第一名。2016年同比增长48.69%,仍位居全省前列,高于全省增速15.9个百分点。
实际上,近年来清远工业技改投资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环境、工业原材料等要素发生变化,越来越多清远工业企业加入了技改行业,技改提速,而智能制造成为重要课题,在此推动下,技改投资成为近年清远工业投资一支稳定的力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步上
两年多时间技改投资比重从20%提至37%
清远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清远工业投资增长并不稳定,2015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62.74亿元,同比增长20.1%,去年同比仅增长0.72%,今年以来曾出现下降态势,其中上半年下降16.6%,前8月下降了6.5%。
尽管如此,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成为最为稳定的投资力量,而且增长幅度不断上升,远远高于全省增长幅度,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2015年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2.82亿元,同比增长114.8%,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的149.18%,同比增速为全广东省第一名。2016年同比增长48.69%,仍位居全省前列,高于全省增速15.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技改投资尽管前7月持续负增长,却在8月打了个翻身仗,一举增长10.4%。
不仅如此,技改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也在持续提升:2015年比重为20.17%,去年提升至29.77%,今年上半年为37.26%,前8月达37.82%,相比2015年增了近17个百分点。加入技改行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全市纳入统计的技改项目100个,到今年1-6月全市纳入统计的技术改造项目145个,较前5个月新增17个。
技改奖补促技改有企业奖金达800万元
为鼓励企业技改,省、市两级出台相关奖补措施。2015年清远市政府就印发了《清远市扶持工业企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就2015-2017年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提出了13条“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并在该统筹安排了资金1.08亿元。
今年广东“实体经济十条”中“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成为其中重要内容,将技术改造普惠性事后奖补政策享受范围,放宽到省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取得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证的,且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像我们这类兼高技术的制造公司的产品,比的是性价比,性价比决定于质量和价格,价格有没有竞争力,降成本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改投资往往占比很大。”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总监蒋顺进表示,目前其公司已投入了1000多万元,已经拿到补贴100多万元,大大降低技改成本。
清远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林汉锋表示,于制造业而言,投入技改的成本是一笔巨额的开销,其公司2014年进入清远,技改投资5000多万元,已经获得技改奖励达500多万元。
广东雄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承语对于技改方面的支持政策也充满期待。据悉,雄星公司是一家2016年才入驻清远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在清远的投入已达2亿元,未来的计划总投资达10亿元。“我们作为一家新企业,投入的生产线几乎都是要改造提升的,都属于技术改造的范畴。如果政府对于企业技改加大奖补,将会大大减轻企业的负担。”胡承语说。
据悉,按现有执行的事后奖补政策,即从完工下一年起连续3年内,按照财政贡献增量额度中省级分成部分的60%、地市级分成部分的50%、县级分成部分的40%实行以奖代补。
在今年8月22日公布的《关于2017年清远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事后奖补(普惠性)资金安排的公示》中,共有41个项目通过审核,其中2015年完工项目15个,2016年完工项目26个,这41个项目共获得奖金8214.83万元,其中获得省补助4829.78万元,占了总奖金的58.79%。许多企业补贴额度不小:有14家补贴超过300万元,甚至有两家超过800万元。
蒋顺进表示,企业奖补措施不仅降低成本,获得补助的企业,最终还是会将资金用于再投资,进一步促进技改深化,“容大生物未来几年将继续加大技改投资,技改总投资额将达到3000万元到5000万元。”
智能制造外来企业走在前面
近几年,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企业升级方向,智能化改造、机器代人也成为清远工业技改重要内容。
实际上,广东“实体经济十条”之一的“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中,对智能制造重点关注:未来四年即2017-2020年省财政对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给予重点支持。2015年出台的《清远市扶持工业企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在技改中重点提及智能化改造、机器代人,当时设定了三年目标:累计培育100家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重点推动现有符合条件的18家工业企业智能化生产。
不过,南方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清远本地企业和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相对滞后。企业规模小、底子薄,影响了本地一批企业智能化改造。清远当地一龙头级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话或具有代表性:“智能制造时代,对整个厂区环境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刨去土地成本,全面升级改造可能比建一个新厂成本还高,比如换设备,往往一条生产线全部换,甚至整个车间空间、厂区需要重新设计规划。”
大企业和外来企业则走在了智能制造的前面。在今年8月22日公布的41个奖补项目中,大多数企业都是外来企业。
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的敏实集团进入清远时间不长,2014年正式开始投产,自2015年就对清远厂区进行智能化改造。记者在该集团清新区龙湾工业区工厂看到,车间大规模运用先进的六轴机器人生产,其涂装智能化生产线完全实现无人生产,在扰流尾翼环节,机器人10多秒就能完成,仅需1个人,而以前至少需要5人。
“现阶段智能化改造侧重机器代人,主要基于环境恶劣的、人力多的、劳动强度大的三方面。”清远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设备主办工程师邵新苗表示,明年起进入厂区物流环节智能化改造,包括智能化仓库改造,“我们公司有一个2025智能制造计划,目标实现车间无人化。”
作为中国乳业两大龙头企业之一的蒙牛,去年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我们清远工厂在集团并不是智能化最先进的,但在行内处于前列。”蒙牛乳业(清远)有限公司其厂长贾耀表示,集团化企业的升级改造比较容易,“把旧的生产线可以放到产能不需要很大的区域工厂去即可。”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对改造急迫,而是要根据实际生产和需要变化来定。贾耀表示,清远智能制造改造提速,一个很大原因是面对珠三角甚至华南地区巨大的消费市场,一些畅销产品为清远厂区生产,对产能要求很大。
因此,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需要一步一步来,根据自己公司实际。“有些技术还不成熟,还在探索中,尤其我们这类非标准生产制造企业,每个订单的标准都不一样,和汽车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程度不能相比。”欧派清远基地总经理宁惠表示。
智能制造观点
蒙牛乳业(清远)有限公司其厂长贾耀
智能制造需重视机器效能能耗管理
贾耀认为,理想化的智能化制造,人的直接参与没有或者很少。现阶段都只是在深化探索阶段。目前智能化在生产环节边角多一点,人的参与在全处理过程中比较少。
比如我们通过SAP系统,属于企业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软件凭条,对制造链整合,还有大数据运营,比如对产业过程、物流过程、终端市场、订单管理等系统管理。未来还要探讨对子系统的连接,如和生产数据进一步融合,比如和LIM系统如何连接。但都需要探讨,一个数据属于内部生产数据,另一个属于工业互联网问题,这中间连接涉及数据安全问题。
智能制造还需对机器效能进行管理。比如我们正开发的OE系统,属于机器效率管理系统;还在开发EMS系统,属于能源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完成后,能对机器能耗和效能监控,以此及时分析机器运行状态,提高效率。
欧派清远基地总经理宁惠
非标定制需要靠信息化打通
欧派目前在前端通过相关设计软件,绘出效果图,客户签单之后,软件会把订单和设计方案传回到营销管理软件,就是市场终端设计与服务软件(MTDS系统)。这个软件包含销售服务,还有一些案例库,会通过PC和移动端,然后营销管理软件进入MSCS系统,再进行WCC订单解析。接下来就是一级排程(AP)、二级排程(AS),再到MES系统,就是制造系统,每个工序都管理到订单的生产状况,最后就是物流管理系统,从仓库到消费者手上。此外,还有产品开发PLM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就是SRM系统。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