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震撼!这组照片见证中国煤炭前世今生!

行业动态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416

08

2019-01


 
 
       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尚处于贫油、少气的时代,煤炭成为能源供应的最大支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工业整体实力的提升速度。作为长期关注煤炭行业的摄影记者,我有幸见证、记录了几十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故事。

       “晴天一身煤末子,雨天两脚泥腿子”,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煤矿区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与今天大型现代化国有煤矿的大型机械采矿设备安全开采根本没法比。但那个年代的中国煤炭人,却用满腔热情与博大情怀,以及煤炭人骨子里特有的憨厚,在较为落后的工作环境中,在几百米、上千米的井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缺设备、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他们硬是凭借一双双大手、一把把铁锨,“一镐加一炮”恢复了煤炭生产,建设起了一个个新矿区。1996年是煤炭人最骄傲的一年,原煤产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嗷嗷待哺的中国工业在煤炭人艰苦拼搏下终于装上强劲的动力引擎。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为共和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煤炭行业,也迎来了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安全隐患等种种问题,与时代一起经历了进步、阵痛与蝶变。从优劣并存到科学布局,从傻大黑粗到绿色安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煤炭行业在不断完成着自我的革新和升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中国将迎来70年华诞。这些定格在时光隧道里的中国煤炭人和事,见证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坚实足迹。关注煤炭、拍摄煤炭、记录煤炭,我将一如既往。

       下面这组图片采用对比手法,展现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坚实足迹。

 
       1990年,山东兖州矿务局井下采煤现场。当时使用的液压支架只有3米左右,开采条件十分艰苦。

 
       2011年,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国际煤机展上,8米高的液压支架和井口电厂等煤炭现代化设备引人注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已从人工挖掘、半机械化、机械化发展到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

 
       1990年,北京门头沟区王平村煤矿,坐上简陋的矿车等待下井的矿工。王平村煤矿建于1958年,1994年停产关闭。


 
       2016年,陕煤化红柳林煤矿,井下工人身着装有夜光反射条的工装,佩戴先进安全帽,乘坐安全舒适的车辆准备下井。

 
       1991年,河北唐山开滦煤矿,升井后的矿工返回住所。“晴天一身煤末子,雨天两脚泥腿子”曾是煤矿的真实写照。

 
       2013年,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公司,矿工在接受培训。如今,技术型、知识型矿工成为煤矿企业的主力。

 
       1990年,山东兖州矿务局捡煤矸石的女工在休息。捡矸工曾是煤矿地面劳动强度最大的工种,而从事这个工种的过去多数是女性。

 
       2016年,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创新创效基地,门前的矿工塑像吸引了刚刚参加工作的两位女工,她们开心地站在塑像前拍照。如今,煤矿女工越来越多,她们坚守在多种岗位上,为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1992年,山西潞安矿务局,煤矿工人下井交接班坐在井口外面晒太阳。

 
       2013年,山东兖矿集团济宁二矿用4D电影模拟事故现场,为青工举行安全培训。

 
       上世纪80年代,为展现矿工的高大形象,山西石圪节煤矿工会正在绘制煤矿工人形象宣传画。

 
       2016年,陕煤集团红柳林煤矿工人多功能厅正在展出矿工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上世纪90年代初,升井后一名矿工独自坐在角落吃班中餐。

 
       2013年,冀中能源公司显德汪矿后勤女工定期进行岗位练兵,技能比赛,以此提高她们的岗位技能,服务好一线职工。

 
       上世纪80年代,山东兖矿集团,井下采煤工人在休息。黑色的煤灰粘在脸上,要洗好久才能洗掉,这是长期以来煤矿工人给人的直接印象。

 
       2008年,安徽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新分配的大学生入矿工作的第一天。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