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处珠江口西岸,距香港60公里,广州145公里。总面积30.3平方公里,由澳门半岛、凼仔和路环两个离岛组成。截至2016年6月底,总人口为65.25万人,居民以华人为主,葡籍及其他国籍人士约占7.7%。官方语言为中文和葡文,粤语(广东话)为日常用语。英语在贸易、旅游和商业领域广泛应用。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清爽,冬季少雨稍冷。基础设施完善,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电讯、互联网便利。医疗卫生水平与大多数先进国家和地区相若。政府的普及医疗系统已达到欧洲公共医疗卫生标准。2016年第二季,劳动人口为39.78万人,就业人口为39.04万人,失业率为1.9%。
发展定位
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配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澳门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加快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澳门可发挥「一国两制」、国际贸易自由港以及与葡语国家关系密切、东南亚归侨众多的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随着《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进一步落实,澳门与内地,特别是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
营商优势
澳门回归近16年来,经济稳步发展,GDP由回归前约60亿美元发展至2014年的550多亿美元,增长了9倍。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访澳旅客人数、零售业销售额、居民收入中位数等经济指标均有所提升。
澳门被世界贸易组织(WTO)评为全球最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之一,享有自由港、单独关税区地位,企业所得税最高仅为12%,国际市场网络广泛,与葡语国家联系紧密,中葡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日益得到多方认同和肯定。
澳门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所参加的国际性组织达50多个,商业运作准则与国际惯例相适应,投资营商手续简便,外地与本地投资者成立企业的程序相同,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发展业务提供理想的营商环境。据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澳门在全球178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7位,在亚太地区排名第9位。
2017年澳门经济增长步伐显著加快,在外部需求快速扩张所带动下,本地生产总值录得4,042.0亿澳门元1,实质增长9.1%2。服务出口录得3,070.6亿澳门元,同比上升16.6%,为经济实质增长率贡献11.2个百分点;私人消费开支和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分别录得980.1亿澳门元和399.7亿澳门元,同比上升2.6%和6.0%,分别为经济实质增长率贡献0.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录得747.9亿澳门元,同比下降4.8%,拉低经济实质增长率2.2个百分点;货物出口录得138.5亿澳门元,同比上升12.4%,为经济实质增长率贡献0.4个百分点;而货物进口及服务进口分别录得925.3亿澳门元和368.5亿澳门元,同比上升0.2%和12.7%,合共拉低经济实质增长率1.0个百分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7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8年澳门经济实质增长7.0%,高于所属组别“亚洲发达经济体”的平均预测增长1.7%的水平。
就业及通胀
就业市场在总体经济扩张下保持稳定发展。2017年劳动人口为38.7万人,其中就业人口38.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0.8%,失业率同比微升0.1个百分点至2.0%,而就业不足率则同比轻微下降0.1个百分点至0.4%,总体就业人口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为15,000澳门元,同比持平。
通胀保持温和水平。2017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1.2%,其中外出用膳收费、学费、男女装鞋售价及门诊费用合共推高0.9个百分点。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稳健,2017年财政收入为1,180.7亿澳门元,同比上升15.3%;财政开支为776.9亿澳门元,同比下降3.8%。2017年12月底,财政储备初步估算为4,900亿澳门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基本储备为1,279亿澳门元,超额储备为3,621亿澳门元。
财政收入方面,批给赌博转营权之直接税同比上升18.2%,录得939.6亿澳门元,占财政收入79.6%;所得补充税同比轻微上升0.2%,录得54.0亿澳门元,占财政收入4.6%;印花税同比大幅上升28.6%,录得30.8亿澳门元,占财政收入2.6%;职业税同比上升10.6%,录得23.7亿澳门元,占财政收入2.0%。
财政开支方面,公共治安开支同比上升46.3%,录得100.2亿澳门元,占财政开支12.9%;经济服务开支同比上升4.8%,录得82.2亿澳门元,占财政开支10.6%;教育开支同比上升9.3%,录得66.6亿澳门元,占财政开支8.6%;公共行政之一般部门开支同比上升8.4%,录得62.3亿澳门元,占财政开支8.0%;社会保障开支同比上升5.4%,录得44.0亿澳门元,占财政开支5.7%。
对外货物贸易
对外货物贸易平稳发展。货物出口方面,在机器设备与零件的出口增长带动下,2017年出口总额同比上升12.3%至112.8亿澳门元。货物进口方面,随着经济增长步伐加快,旅客消费和内部需求稳步扩长下,进口总额同比上升6.3%至758.5亿澳门元。贸易逆差为645.7亿澳门元,同比减少5.3%,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有中国内地、欧盟、美国和香港等。
2017年CEPA货物出口总额为9,519.4万澳门元,同比下降4.0%;免征关税522.7万澳门元,同比轻微上升0.4%。
旅游娱乐业
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2017年入境旅客总数为3,261.1万人次,同比增加5.4%;来自中国内地的旅客增加8.5%至2,219.6万人次,占总体旅客数量的68.1%;其中1,061.5万人次是以个人游方式来澳,同比上升10.8%;而来自香港的旅客下降4.0%至616.5万人次,占总体旅客数量的18.9%。2017年第四季度旅客人均消费为2,072澳门元,同比上升13.2%。
酒店业持续发展。2017年12月底有78间酒店,同比增加3间,共提供3.65万间客房,同比上升2.3%;其中,五星级酒店有33间,同比增加1间,共提供2.23万间客房,同比上升2.5%。2017年的酒店入住率为87.4%,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住客为1,297.8万人次,同比上升9.6%,平均留宿时间为1.5晚,同比上升0.1晚;其中,五星级酒店的入住率为87.8%,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住客为706.5万人次,同比上升6.2%,平均留宿时间为1.6晚,同比上升0.1晚。
娱乐服务业回升步伐加快。2017年博彩毛收入同比上升19.0%至2,666.1亿澳门元,博彩税总收入为998.5亿澳门元,同比上升18.3%。
零售业
零售市场受内、外需求带动下增速加快。2017年年零售业销售总额达662.6亿澳门元,同比上升12.6%;其中钟表及珠宝上升17.0%至147.5亿澳门元,百货商品上升14.9%至98.8亿澳门元,成人服装上升12.0%至86.8亿澳门元,而皮具则上升22.4%至78.8亿澳门元。
金融业
金融业保持稳步发展。2017年银行业盈利为148.1亿澳门元,同比增长3.7%。总存款为10,226.4亿澳门元,上升8.6%,总贷款录得14.2%的升幅至8,959.8亿澳门元;不良贷款为20.9亿澳门元,同比上升29.6%。期内,新批核的住宅按揭贷款为459.8亿澳门元,同比增加1.2%;新批核商用物业贷款为590.7亿澳门元,同比增加6.6%;新批核中小企业信贷为254.3亿澳门元,同比增加7.9%。
保险业平稳发展。2017年毛保费总收入上升6.8%至219.2亿澳门元,毛赔偿总额上升201.4%至107.0亿澳门元。其中,人寿保险业务毛保费收入为196.4亿澳门元,同比上升6.9%;毛赔偿额为37.3亿澳门元,同比上升32.3%。非人寿保险业务毛保费收入为22.9亿澳门元,同比上升6.0%;毛赔偿额为69.7亿澳门元,同比大幅上升851.9%。
建筑及房地产业
2017年私人建筑中获发动工批示的楼宇总建筑面积减少52.7%至41.1万平方米,单位数目为3,223个,同比减少40.0%。期内,私人建筑中获发使用准照的楼宇总建筑面积大幅增加336.8%至84.0万平方米,单位数目大幅增加805.8%至4,511个,其中住宅面积大幅增加632.1%至33.8万平方米,单位数目大幅增长968.8%至4,318个。物业市场方面,楼宇买卖单位数目减少0.9%至13,985个,总买卖价值上升15.0%至852.3亿澳门元,其中住宅单位买卖数目上升4.0%至10,581个,而其买卖价值亦上升18.2%至694.4亿澳门元。
会展业
会展业平稳发展,2017年举办会展活动共1,381项;其中会议活动1,285项,同比增加90项,与会者增加39.3%至24.5万人次,平均会期1.6天;展览活动51项,同比减少4项,入场人次上升7.2%至160.8万人次,平均展期为3.4天;奖励活动45项,同比增加19项,参与者增加5.4%至4.8万人次,平均会期3.0天。
1.如没有特别注明,本文中提及的本地生产总值的数据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2.如没有特别注明,本文中提及的变动率是指2017年与2016年的同期比较变动率。
澳门整体行业增加值总额由2015年实质下跌21.1%转为2016年的实质零增长,主要原因是博彩业的经营情况较2015年有所改善,以及部分服务业如包括银行、保险及退休基金的金融业及酒店业表现理想引致。
由于建筑业的比重下跌,导致第二产业占行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的7.8%下跌至2016年6.6%;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业、不动产业务和租赁及工商服务业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由92.2%上升至93.4%,其中博彩及博彩中介业的比重为47.2%,较2015年减少0.9个百分点,非博彩服务业的比重为46.2%,较2015年增加2.0个百分点。
以初次收入分配情况分析,2016年生产及入口税、营业盈余及雇员报酬分别为931亿澳门元、1,575亿澳门元及1,089亿澳门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9%、43.8%及30.3%。由于2016年雇员报酬的升幅较本地生产总值大,令雇员报酬的比重较2015年上升0.8个百分点,营业盈余的比重与2015年相若,而生产及入口税则下跌0.9个百分点。
行业增加值总额变化
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总额实质下跌18.6%,其中建筑业及制造业的增加值总额分别实质下跌22.2%及6.9%,而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的增加值总额则实质上升6.6%。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总额实质上升1.6%,除博彩及博彩中介业、批发及零售业和其他团体、社会及个人服务及雇用佣人的家庭的增加值总额分别实质下跌3.5%、1.3%及3.3%外,其余行业均录得不同程度的实质升幅。
产业结构变化
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占行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6.6%)下跌1.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的比重下跌1.2个百分点至5.3%,制造业的比重(0.6%)和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的比重(0.7%)均与2015年相若。
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15年的92.2%上升至2016年的93.4%,增加1.2个百分点,除批发及零售业(5.3%)和博彩及博彩中介业(47.2%)的比重分别下跌0.3及0.9个百分点,其他团体、社会及个人服务及雇用佣人的家庭的比重(2.7%)与2015年相若外,其余行业的比重都录得不同程度的上升,升幅较明显的是:不动产业务(10.6%)和保险及退休基金(1.4%),均升0.4个百分点;银行业(5.5%)和租赁及工商服务业(4.1%),均升0.3个百分点。
统计暨普查局2016年工业调查结果显示,澳门工业场所在2016年的总收益为104.1亿元(澳门元,下同),按年微跌0.9%,消耗总额下跌7.4%至55.3亿元。由于消耗的跌幅较收益的大,令行业盈利(28.2亿元)按年上升8.9%,量度行业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48.8亿元)亦上升7.6%。有营运的工业场所共883间,较2015年减少17间;在职员工按年增加1.2%至12,062人。
制造业的收益因水泥及混凝土销量下降而同比减少3.7%至68.8亿元,占工业总收益比重亦下跌1.9个百分点至66.1%;制造业全年消耗总额为45.8亿元,同比下跌8.1%;行业盈利(8.9亿元)与增加值(23.1亿元)分别上升10.4%及6.5%。制造业场所共877间,按年减少17间,当中出版及印刷业减少13间,纺织业及制衣业减少14间;在职员工共10940人,按年增加1.0%。
制造业中食品及饮品制造的收益同比上升8.4%至18.9亿元,消耗总额增加5.9%至11.1亿元,盈利(2.3亿元)及增加值(7.7亿元)分别上升34.0%及12.2%。另一方面,本地建筑工程对水泥等产品需求持续放缓,水泥及混凝土制造的收益按年进一步减少21.0%至16.1亿元,消耗总额(12.0亿元)亦随之下跌21.1%,盈利(3.1亿元)及增加值(4.0亿元)分别录得23.2%及20.5%的跌幅。
出版及印刷业收益上升4.7%至8.0亿元,但由于以加工服务费为主的生产成本增加,带动消耗总额(5.1亿元)上升12.5%,使盈利(3,060万元)及增加值(2.9亿元)分别减少23.0%及7.0%。新兴产业中的中药制造业持续发展,收益第三年录得升幅,较2015年大幅上升65.7%至4,870万元。
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方面,用电量增加令行业收益上升4.9%至35.3亿元;用于发电的燃油价格下降,使消耗总额下跌3.7%至9.5亿元;行业增加值(25.8亿元)及盈利(19.3亿元)分别上升8.6%及8.2%。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维持6间场所,在职员工有1,122人,较2015年增加3.5%。
工业调查统计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在2016年采矿业没有营运的场所。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