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滁州:着力深化企业帮扶 优化营商环境

政策导航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108

14

2019-02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18年,安徽滁州市持续转作风、优服务、创实效,企业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1—11月份,滁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占全省总量的7.3%,居安徽省第4位;累计增速11.1%,高于安徽省平均值2个百分点,居安徽省第3位;新增规上企业103户,总数达1596户,亿元以上企业超500户,康佳电子产值超150亿元,中普石油超90亿元。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考核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在“准”字上下功夫,积极开展精准高效帮扶
定期听诊。滁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双月分行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解决发展困难、促成产业链合作。目前,已先后召开了工业、现代农业等6个专题的企业家座谈会。同时定期开展中小微企业多种形式集中听诊,分类掌握企业运行状况。全年累计召开各类企业座谈会1560场,涉及企业11564家。
分片巡诊。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抽调257人组建51个工作组及6个市直服务企业团队,实施包保负责,分片下沉至县市区、园区重点企业开展调研。截至目前,三级工作组累计调研企业13304次,摸排问题3302个,解决3217个,化解率97.4%。
集中会诊。建立企业问题库,采用省级专办、市级交办、县级督办等形式确保所有问题按期、高质解决,及时沟通反馈。截至目前,共上报省级协调办理问题133个,市级层面解决问题416个,交办县级办理问题2753个。

在“实”字上下功夫,有效开展要素对接活动
缓解融资难题。根据企业性质和个性化需求,采用面上集中对接和点上一对一服务的形式,组建专班跟进督导,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2018年以来,全市共达成融资协议798份,总金额169.93亿元;全市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达150户,两年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8家。
破解用工紧缺。通过市内招聘、市外招引、“互联网+就业”等方式,为企业、求职者搭建“绿色通道”。开展专项帮招活动,建立“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调剂用工余缺,破解企业淡旺季用工难题。全年全市举办专场用工对接会、攻坚会728次,帮助企业招工10.2万人。
优化项目服务。高质量全速推进项目报批报建、要素保障、后勤服务,确保项目尽快达产达效。总投资240亿的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项目即将“点亮”;总投资14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100亿元的星恒锂电池、50亿元的创维智能家电等一批大项目签约当年开工;福莱特玻璃、嘉安汽车、博西华洗碗机等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在“新”字上下功夫,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更新发展理念。组织12批次600余名领导干部和企业帮扶一线工作人员赴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业务培训,打造高水平帮扶队伍。制定《“1211”企业家培育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滁商大讲堂等形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年累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超6000名。
招引创新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院士助滁”“千人计划专家招引”“博士引进”三大行动,从住房、医疗、配偶安置等各方面全力保障。全市累计与78家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新签订院士工作站11个,总数达32个;新签约“千人计划”专家20名,总数达40人。
共研高新技术。坚持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邀请中科大等6所高等院校、10个科研院所近50位专家来滁对接,达成合作意向20个。组织64家企业与中科大等119家高校面对面对接,现场签订人才培养协议10个、实习就业基地协议8个。

在“常”字上下功夫,建立长效管用落实机制
以上率下全员推。制定并印发《2018年“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企业帮扶)行动方案》等多个行动方案,明确35位市级领导主动帮扶85户重点企业、20个重大项目;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认领45家重点规上企业;将40户园区重点企业、25户拟申规企业、38户中小企业列入88个市直部门帮扶范围。全年全市各级领导累计调研走访企业13304次。
闭环管理保落实。依托现有市县两级帮扶体系,建立“四单”问题办理机制。通过“联系单”,建立企业政府对口联系机制;下发“任务单”,明确问题办理单位和时限;开出“督办单”,挂牌督办重大、典型性问题;寄送“反馈单”,告知企业办理进展,加强沟通解释。同时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并将企业帮扶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全年编印各类联系手册4.3万本,梳理企业问题3302个,开出任务单2600份,企业满意率100%。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