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香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

政策导航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81

14

2019-02
一、香港经济概况
(一)概要

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服务业占GDP 90%以上

外来直接投资存量及投资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贸易及物流业2016年该业增加值占GDP的21.7%、金融业17.7%、专业服务及其他生产性服务12.5%和旅游业4.7%。另一方面,香港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发展的六项产业是文化及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及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2016年,这六项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8.9%。

投资流向在直接外来投资方面,香港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于2016年吸纳直接外来投资为1,080亿美元,全球排第四,亚洲排名仅亚于中国内地1,340亿美元。在向外直接投资流出方面,香港于亚洲排名第三位,金额达620亿美元,排名次于中国内地1,830亿美元及日本1,450亿美元

据政府调查显示,在2016年底,香港的直接外来投资存量估计为16,260亿美元。这些直接外来投资有一大特点,就是许多投资都是在税务天堂设立的无业务经营公司间接转移回港的资金。在此背景下,2016年,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荷兰和百慕大分别占直接外来投资存量的34.2%、7.7%、6.3%和4.7%。除了税务天堂外,中国内地仍是香港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地占总额的25.7%。其他主要来源地包括美国2.5%、新加坡2.3%和英国2.2%。大部分直接投资存量均与服务业有关,包括投资及控股、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银行业及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

(二)现状

2017年,香港经济实质增长由2016年2.1%上升至3.8%。本地方面,私人消费开支的实质增长由2016年1.9%加快至2017年5.4%。投资开支在2016年微跌0.1%后,温和增长4.2%。外部经济方面,货物出口由2016年上升1.6%,加快至2017年实质显着增长5.9%;服务输出则继2016年下跌3.4%后,扭转为于2017年实质温和回升3.5%。受环球经济持续扩张的势头和内部需求强劲支持,政府预测2018年香港经济将会增长3-4%。

香港经济在2017全年都显著扩张,增长势头自2016年后期开始改善,并在2017年全面转强。这主要是由于环球经济处于2010年以来遍及最多经济体的上行周期,带动环球贸易往来更趋蓬勃。2017年年初困扰环球经济的种种外围下行风险,在年内也见减退。随着环球经济前景渐趋明朗,加上经济气氛好转,世界各地的主要股票市场在年内大幅上扬。在这有利的背景下,香港货物出口在2017年的增长明显加快。受惠于区内贸易往来畅旺,访港旅游业持续复苏,以及跨境金融活动活跃,服务输出亦普遍改善。内部环节坚挺。劳工市场情况良好,加上财富效应的正面影响增强,私人消费在2017强劲增长。营商气氛大致正面,公营部门楼宇及建造工程提速,加上物业市场成交量回升,投资开支在2017年全年合计重现温和增长。劳工市场继续处于全民就业状态,并进一步趋紧;就业人数大增,工资及收入续有实质增长。同时,本地成本压力大致受控,输入通胀仍然低企,通胀在2017年保持温和。

二、工业贸易情况

香港能成为亚洲的主要商业中心,并在制造业居领导地位,更在国际享负盛名,因素颇多,包括政府奉行自由企业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并致力维护法治;香港拥有受过良好教育、勤奋不懈和积极进取的工作人口;以及商业基建发达,机场和海港设施属世界一流。此外,内地经济近年快速增长,对加强香港作为国际服务和贸易中心的角色十分重要。

香港奉行自由企业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不设进口关税,只对四类作本销用途的进口或本地制造的商品征税,分别为酒类、烟草、碳氢油和甲醇。此外,汽车于香港首次登记时,须缴付首次登记税。香港的贸易政策建基于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奉行的多边贸易制度。作为全球最外向型和开放的经济体之一,香港致力推动贸易和服务全球化,并以「中国香港」的名义积极参与世贸组织。

(一)货物贸易2016年,本港的货物贸易总额为75966亿港元,比2015年下跌0.7%。进口主要项目包括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占2016年香港进口总值的34.2%;通讯、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18.1%;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8.0%;非金属矿物制品(4.7%以及衣物及衣物配件(2.6%。主要供应地是内地(47.8%、台湾(7.3%、新加坡(6.5%、日本(6.2%及美国(5.2%。港产品出口主要项目包括首饰、金器及银器,及其他宝石或半宝石制成品(占2016年港产品出口总值的14.2%;初级形状及非初级形状的塑胶(7.8%;制成的烟草(7.7%;医疗及药用产品(7.1%以及特种工业用机械(6.1%。主要市场是内地(43.3%、美国(8.5%、新加坡(6.2%、越南(4.6%及台湾(4.3%。转口主要项目包括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占2016年香港转口总值的34.8%;通讯、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20.8%;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10.3%;非金属矿物制品(5.0%以及衣物及衣物配件(3.4%。主要市场是内地(54.3%、美国(9.0%、印度(3.3%、日本(3.3%及台湾(2.0%

(二)服务贸易香港过去二三十年经历重大的结构转型后,服务业对本港经济变得十分重要。在2015年,服务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92.6%。香港的主要服务行业包括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业(占2015年本地生产总值的22.7%,其次是金融及保险业(17.6%,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业(17.5%以及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业(10.9%。2016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3420亿港元,较2015年减少3.0%。香港向来是服务输出净额盈余地。在2016年,采用所有权转移原则编制而成的香港服务输出价值为7640亿港元,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30.7%。而在2016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香港总就业人数的88.3%。

(三)工商业:香港除了是亚太区生产网络的策略性控制中心,亦是国际及亚太区的卓越服务中心。同时,香港出口的多种消费品驰名世界。

(四)制造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香港制造业经历了重大的转型。目前,香港拥有庞大的跨境制造基地,包括本地的高增值和科技密集工序,以及在华南及其他经济体系的土地和劳工密集工序。2015年,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2%。2016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

(五)服务业:香港服务业在过去20年来发展蓬勃,令香港成为世界上各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的表表者。2015年,服务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92.6%。2016年,88.3%的就业人士从事服务业。与制造业一样,2016年年底的317374个服务业商业单位中,大多数(98.4%是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少于50人

三、香港行业概况

(一)香港灯饰业:香港出口的照明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台灯、床头灯、座地灯和手提灯具。其他主要产品尚有壁灯和天花灯、吊灯、照明装设以及装饰灯具,例如圣诞树用的成套灯饰、灯罩等。2017年,香港照明产品总出口按年上升2.6%。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欧盟、中国内地和日本。香港灯饰业者出口多种照明产品,一般用于住宅装修及家居照明。最大出口类别包括使用电池操作的手提灯具,例如手电筒、提灯、手提白炽灯,和户外、运动及/或潜水用的LED灯。此外,也有不少公司经营台灯、书桌灯、床头灯及座地灯业务。其他出口类别尚包括壁灯和天花灯、吊灯、照明装设以及装饰灯具,例如圣诞树用的成套灯饰、灯罩等。制造灯壳和灯罩的物料有塑胶、压铸金属、水晶、玻璃、陶瓷及抛光铜等。有些公司并生产作广告或室内装饰用途的霓虹灯、灯光招牌和灯光名牌。

香港大部分照明产品制造商已经把厂房迁往中国内地,香港办事处主要是负责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物流支援。他们通常一手包办产品设计、塑料注模、真空涂层、瓷釉镀层及装嵌等工序。鉴于市场瞬息万变,技术亦不断进步,香港公司都着重迅速回应,务求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很多港商已进一步加强品质保证及环境管理系统,获取ISO 9000认证及ISO 14000等认证,分别是国际认可的品质管理系统标准以及环境管理系统标准。

(二)香港加工食品及饮料业:2017年,香港的加工食品及饮料总出口增加13%,达688亿港元。中国内地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总出口37%,其次为台湾,占26%。香港的加工食品及饮料业主要经营转口业务。2017年,香港的食品及饮料总出口中,逾90%属转口活动。香港加工食品及饮料业的特色是贸易活动非常活跃。主要的食品进口商或贸易商有大昌行、四洲食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江户贸易公司、金百加以及新顺福食品有限公司等。

香港的食品及饮料生产业务也颇具规模,产品大部分供应本地市场,主要类别包括即食面、通心粉、意粉、饼干、酥皮饼食和蛋糕。其它相关产品有罐装、腌制及加工海产鱼、小虾、大虾及其它甲壳类动物;乳制品鲜奶、酸奶及雪糕;调味品和酒。由于西方消费者对亚洲食品和调味料如酱油、荳奶及蚝油等兴趣渐浓,香港食品出口也面对越来越大的需求。一些香港品牌积极拓展中国内地及海外市场,并且大受欢迎;李锦记、维他奶以及金百加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香港加工食品及饮料业亦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著名外国投资者有日本的日清食品株式会社,该公司在大埔工业园设有厂房生产即食面,在香港即食面市场占领导地位。此外,日本跨国集团味之素株式会社收购了香港的急冻点心及酱料生产商淘化大同食品有限公司淘大

香港的大型食品生产商致力扩展环球网络,在多个主要市场设立办事处或厂房。举例来说,李锦记在中国、美国及马来西亚设有厂房及地区办事处;维他奶亦于内地、美国、澳洲及新加坡设厂。此外,金百加在香港设立总部,并在中国内地及加拿大设有区域办事处,厂房则设在上海、佛山及广州。

(三)香港电子业:电子业是香港最大的产品出口创汇行业,占香港2017年总出口66.2%。业内出口以转口为主,多属高科技产品,尤以电讯设备、半导体及电脑相关产品为然。2017年香港的电子产品总出口上升9%。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内地、欧盟、东盟和美国。受惠中国内地加工生产需求,香港对内地出口增长9%。电子业是香港最大的产品出口创汇行业,2017年占香港总出口66.2%。业内出口多属高科技产品,尤以电讯设备、半导体及电脑相关产品为然。中国内地是香港电子产品贸易的主要来源地及目的地。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2015年,以价值计算,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出口地;全球第二大的电脑零配件出口地;以及全球第三大的电话/流动电话、声音录制器具、影像录制器具及电动微型马达出口地。香港是全球主要的贸易枢纽,所处理的转口贸易十分庞大,因此得以创出上述佳绩。

零部件占香港电子产品出口约四分之三,大部分转口到中国内地作加工生产用途。制成品占香港电子产品出口约四分之一,当中大部分是家用电子消费品,包括多种视听设备、电脑产品及电讯设备。

大部分香港生产商已把生产设施迁至中国内地,藉此削减成本;至于香港办事处,则主要负责研发、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物流支援以及市场推广等。虽然香港办事处的工作与内地的制造活动相关,但在统计上大部分都归类为非制造机构。鉴于市场瞬息万变,技术亦不断进步,香港公司都着重迅速回应,务求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很多港商已进一步加强品质保证及环境管理系统,获取ISO 9000认证及ISO 14000等认证,分别是国际认可的品质管理系统标准以及环境管理系统标准。

(四)香港家具业:香港家具业历史悠久,生产家庭、办公室及厨房用家具,以及褥垫、床上用品和家具部件。生产家具所用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木、藤、塑料及金属等。各类家具中,木制家具是业界的主要产品及出口项目。香港家具制造商生产多类产品,包括家庭、办公室和厨房用家具,以及褥垫、床上用品和家具部件。

目前香港家具业的生产活动大部分在中国内地进行。制造商的总部或办事处多设于香港,负责管理、财务、会计及市场营销等高增值服务;厂房则位于中国内地,以善用经营成本较低的优势。

生产家具所用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木、藤、塑料及金属。木制家具是业界的主要产品及出口项目,其中包括红木及乌木家具,木制桌椅和衣柜尤其畅销。香港家具制造商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亚洲国家,例如实木多向马来西亚及泰国采购,印尼是藤的主要供应地。

(五)香港文具业:香港的文具制造商提供种类广泛的产品,包括纸制文具、办公室及学校塑料用品、书写油墨、书写工具、钉书钉、蜡笔、开信刀、笔盒、粉笔板、便条盒、文件圈、图钉及黏合剂等。这些商品有不同的表面处理及加工材料,例如呈现金、银或青铜色泽的铬金属、塑料、仿皮及真皮。

现时最大的出口类别是配制胶浆及其他黏合剂,不过纸制文具仍占重要位置,当中有练习簿、相簿、日记簿、素描簿、便条本、登记簿、会计记账簿、收据簿、礼盒、购物袋、货运袋及礼物包裹材料。为消费品生产商或零售商制造的礼盒及购物袋,通常印有公司名称、标志或广告;部分会转售予顾客,用以盛载他们购买的礼品。

香港制造的原子笔大多针对高档市场。大部分制造商都要从外地进口油墨、笔芯、铜圆珠及笔管,把这些部件组装成为原子笔。只有少数公司自行制造笔芯,某些制造商也会自行生产笔管,情况一般是原子笔的设计包含特定功能,例如液晶时间显示。除了承接客户的原件制造OEM订单外,部分香港出口商也销售自家品牌商品。有些港商也承接原创设计制造ODM订单,这类订单需要供应商投入大量设计意念。

(六)香港化妆品及卫浴用品业:香港的化妆品及卫浴用品制造业规模不大,制造商多数生产自家品牌的中价卫浴用品和香水,出口至中国内地、东南亚和美国等市场。

业界公司以贸易商为主,以代理商的身份把产品销往中国内地、美国、澳门、日本、东南亚和欧盟等市场。香港有些水疗中心和美容院也经营代理业务,把化妆品及护肤品销往亚洲市场。

广泛的商业网络有助香港公司向内地美容院推销专业用品。港商具备不少优势,包括市场知识、技能、人脉及诚信等,成为外国品牌理想的合作伙伴。贸易商在处理货品进口时有机会接触到生产商的机密资料,例如产品配方,故此对外国生产商来说,贸易商的诚信尤为重要。

(七)香港葡萄酒业:香港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美酒商人,他们不但对葡萄酒有深入的认识,而且非常熟悉国际葡萄酒交易情况。鉴于亚洲对葡萄酒需求日增,香港政府于2008年2月起撤销所有与葡萄酒税有关的清关及行政管制措施,以促进香港发展成为区内的葡萄酒贸易及分销中心,特别是面向内地的葡萄酒贸易枢纽。除了葡萄酒贸易及分销外,与葡萄酒相关的业务尚包括拍卖、零售、储存服务、餐饮和运输等。

香港撤销管制措施后,葡萄酒业发展一日千里,第一年葡萄酒进口量已大幅飊升逾80%。为评估取消葡萄酒税的经济效益,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进行了一项特别调查,结果显示在2008及2009年间,香港成立了大约850家与葡萄酒有关的新公司,令该类公司的总数增至3,550家。2009年,葡萄酒业的整体葡萄酒相关生意收入为55亿港元,比2007年上升逾30%。2009年底,从事葡萄酒相关业务的雇员人数达40,000名,比2007年增加了5,000多人。就业增幅约相等于1,000个全职职位,其中60%属前线员工。2007年,与葡萄酒相关的人力及专业培训课程 包括侍酒师训练及葡萄酒业务/管理课程只有21个,修读人数约为2,400名;至2009年,课程已增加至86个,而修读人数更上升超过两倍至8,500多人。

香港已与中国内地政府签订协议,葡萄酒可按《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条款和特别便利清关措施输入内地,令香港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葡萄酒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吸引世界各地经营葡萄酒相关生意的公司大举前来开展业务。香港是一个葡萄酒免税港,空运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储存设施完善,备受亚洲投资者垂青,视为最具成本效益、最方便的集散中心,纷纷在香港储存其投资级别的葡萄酒,收到订单时始运往目标市场。

(八)香港珠宝业:香港珠宝业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即贵金属珠宝及仿首饰。2017年上半年,以价值计,贵金属珠宝占香港整体珠宝出口89.7%。

香港珠宝业灵活变通,致力满足顾客需要,声誉昭着,产品包括各种各类的中高价珠宝首饰,最受欢迎类别是宝石首饰,尤以14K或18K黄白金镶钻首饰为然。港商擅长生产镶有小型宝石的时款首饰,宝石镶嵌技术出色,设计能力卓越,竞争力不逊于世界级的欧洲生产商。

香港拥有熟练及高生产力的劳动人口,有能力以合理价格承接小批量订单及制造设计复杂的珠宝。生产商一般认为,本港贵重珠宝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较泰国等竞争对手优秀,但不及意大利和日本等在全球业界领先的国家。值得留意的是,香港在黄金产品方面处领先地位。现在,高附加值工序依然在香港进行,但生产商已把制造活动转移到内地,特别是深圳及番禺。香港向来是重要的玉石首饰生产枢纽,主要产品包括手镯、戒指和垂饰。近年,香港已发展成为主要的珍珠贸易及分销中心,这和中国及南洋珍珠业迅速冒起以及大溪地珠珍业发展放缓有关。

(九)香港玩具业:香港玩具制造商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洋娃娃、洋娃娃屋及其他配件、动作人偶、积木、玩具枪、装扮玩具成人「用品」的玩具版,如厨房用具、吸尘机等,以及美容工具和医生工具等玩意。其他主要类别是电子玩具及游戏、无线电控制或遥控玩具、电动玩具和金属玩具。

香港玩具制造商为降低经营成本,并保持竞争力,大多在外地设立生产设施,主要位于中国内地。因此,香港许多玩具公司被重新归类为进出口机构,以致香港玩具制造商的数目明显下降。

同时,这些港商设于香港的办事处已经改变职能,主要负责品质控制、管理、营销、财务及会计、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这种从事较高增值活动的趋势有助香港玩具制造商增强竞争力,他们亦可通过搬迁厂房来扩大生产能力。

在内地进行生产活动的港商,亦得力于高效率的支援产业和服务,大大提高生产力、品质、可靠性和交货等方面的竞争力。在塑料模压玩具的基础上,香港玩具制造商亦引入服装业、电子业和金属制品业的生产技术。

玩具业采用多种制造技术,其中电脑辅助设计及制造系统CAD/CAM应用最广。许多制造商已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认证,而部分亦取得CARE Seal合格证书。

业界竞争一向非常激烈,特别是在非专利产品方面,来自内地企业的竞争与日俱增。港商在内地设厂,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亦会压低产品价格,影响利润。现时,港商接到的订单,批量通常较小,交货期则较短。

(十)香港眼镜业:香港是2015年全球第三大眼镜及眼镜框出口地,仅次于中国内地及意大利。2017年首5个月,香港的眼镜、镜片及眼镜框出口总值为89亿港元,按年上升7%。欧盟及美国是两大眼镜市场,占本港整体眼镜出口接近60%。香港的眼镜公司擅长生产中高档眼镜框,有能力承接小批量订单,并提供多元化的式样设计。制造塑料眼镜框向来是港商的强项,产品有手工醋酸纤维素眼镜框、无边尼龙眼镜框以及注塑眼镜框等;此外,港商亦提供以包金、铝合金、黄铜、不锈钢、银、钛及混合金属制造的金属眼镜框。

本港大部分眼镜公司以代工生产OEM及原创设计ODM等模式,为海外买家及国际品牌制造产品或进行贸易。眼镜业是劳力密集行业,特色是产品周期短、款式日新月异及订货批量不大。部分港商如宝光实业国际有限公司已经分散业务,除制造眼镜外,亦于中国内地及海外市场分销及零售品牌产品,一些业者甚至开发及生产自家品牌眼镜。

香港眼镜公司正面对来自邻近地区同业的激烈竞争,尤以内地的温州以及丹阳为甚。不过,竞争暂时只局限于低档市场。香港分包商信誉优良,能确保产品质素,加上长久的合作关系,仍是意大利着名眼镜公司首选的业务伙伴。

为减低营运成本及保持竞争力,不少眼镜制造商已把厂房迁移至中国内地,特别是深圳及东莞,当地的劳工及土地成本均低于香港。另一方面,市场推广、管理、融资及会计等高增值活动仍在香港处理。

大型生产商投入大量资金,提升技术水平,例如购置先进机器及资讯科技设备,藉此提高生产效率及改良产品设计。他们借助3D CAD/CAM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技术及建立CNC电脑数据控制生产线,提升设计水平及精简生产过程。例如3D头模以及设计数据库,都可以为客户订造切合亚洲人面形的眼镜。香港眼镜业有强大的辅助产业作为后盾,以供应制造塑料眼镜框所用的醋酸纤维素片,以及弹簧铰链、鼻梁托和镜臂等眼镜零件。其它产业如电镀及模具制造也为眼镜业提供所需支援。

(十一)香港运动用品业:香港公司向全球各地出口林林总总的运动用品,主要类别包括运动设备及配件占总出口68.1%、运动服24.4%以及运动鞋7.4%。运动设备及配件种类繁多,由运动袋、救生衣、滑水板、冲浪板、滑板、高尔夫用具、钓猎用品以至网球拍和羽毛球拍等,不胜枚举。

香港是全球主要的运动用品供应地之一。虽然很多港商已把生产基地迁往内地,但是本港的运动服生产商仍有多个辅助产业支持。香港的服装业十分发达,厂商能以合理价格采购到各类优质缝线、布料、拉链、标签及其它部件,对生产运动服非常有利。容易采购材料及部件,确实为香港运动用品业增添竞争优势。

香港供应商多以OEM或ODM的形式,向海外生产商及品牌出口运动用品,不少更是知名牌子,例如锐步Reebok、彪马Puma、斐乐Fila、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Umbro、Timberland及Quiksilver。目前,创立自家运动品牌并进行研发活动的港商不多,例子有Neil Pryde风帆、超柏力斯Super-X,运动服、Re:echo户外装备和服饰及Nikko露营用品及配件。一些香港公司是外国运动用品/服装企业的代理/分销商,不时赞助本地运动队伍以收宣传之效。

(十二)香港皮革消费品业: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本港有60人从事皮革产品制造业。面对香港的生产成本上涨,多数本地生产商已把大部分生产线迁往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仅留下少数员工在香港处理小宗急单。部分生产商已购置先进的自动化机器及作业系统,精简生产程序。

截至2016年底,共有2,310家机构从事皮革消费品进出口贸易,聘用9,220名员工。

内地除了劳工成本较香港低,也是各类原材料如兽皮和零配件如扣子的供应地。事实上,一些香港、台湾以及内地生产商已进行垂直整合,藉此加强品质控制,提高生产弹性,缔造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效益。在香港上市的裕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多家上游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确保由原材料至鞋履部件货源稳定,便是垂直整合的例子。

香港有不少公司从事皮具贸易,部分获外国品牌委任为区内包括内地市场的代理。本港多家皮革制品销售商,例如Izzue、Collect Point、美丽宝Mirabell、思加图Staccato及百丽Belle,均积极拓展内地市场。

(十三)香港钟表业:根据最近期的统计数字,2015年,以价值计算,香港是全球最大的完整手表进口地,以及第二大的完整钟表出口地。香港是全球主要的钟表出口地,主要产品包括以电池驱动的腕表,占2017年首5个月总出口46%。本港出口的腕表种类繁多,由指针表到电子表、金属表到塑料表、时尚表到经典表、实用表到首饰表,还有运动表及其它表类,不胜枚举。此外,香港出口多种钟表零部件,例如已经组合的钟表芯、钟表壳、钟表面、表扣带、表带和表壳零件。2017年1至5月,主要进口来源地包括瑞士占总进口36%、中国内地32%及日本10%

香港钟表制造业有多个辅助及支援产业作为后盾。本地的手表装配商可以找到各类高质素的表壳、表面、表带、指针、钮型电池、表冠、电子零件及其它配件。不过,钟表芯及其它核心部件如石英、水晶及集成电路,则非常依赖进口。

目前,香港钟表公司大部分从事原件生产OEM及原创设计生产ODM业务。由于每个型号的订货量一般不多,因此很难进行自动化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香港的完整钟表制造活动很多仍然是劳力密集模式。

大部分生产商已把劳力密集工序迁往内地,以减低成本,但高价值产品仍在香港制造。随着内地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由于买家日益注重产品质素,越来越多手表生产商已获取ISO 9000认证,以加强其品质管理系统。

(十四)香港鞋业:香港鞋业生产各类适用于户内及户外活动的鞋履,特别擅长制造女装鞋,包括以真皮或合成皮革制造的正装鞋及休闲鞋,例如靴及高跟拖鞋。部分鞋商专注制造男士休闲鞋,例如帆船鞋、软皮平底鞋、乐福鞋及帆布鞋,亦有公司专门生产运动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业者涉足童鞋业务。香港多家鞋业公司积极拓展品牌业务,其中包括利信达Le Saunda、美丽宝Mirabell、思加图Staccato及真美诗Joy and Peace,这些公司除了在旗下零售店销售品牌产品外,亦通过特许经营或合资企业等形式,在中国内地及其他市场拓展业务。此外,有些鞋商另辟蹊径,以自家品牌产品开拓特色市场,江博士健康鞋Dr. Kong Footcare便是一例。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本港造鞋业有40名从业员。大部分鞋履生产商已把生产设施迁往内地,以减少营运成本及保持竞争力,仅保留少量人手在香港应付小宗急单。部分生产商把厂房迁出香港后,被归类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2016年底,从事鞋履进出口业务的机构有1,310家,聘用6,570名员工。2017年首5个月,香港的鞋履出口下跌7%。由于本港差不多所有鞋履出口都属于转口,因此同期鞋履转口亦与总出口同步下滑。本产出口同比下滑59%。

(十五)香港毛皮业:香港是全球第三大的毛皮服装出口地,也是世界主要的优质毛皮服饰来源地。由于香港的生产成本较高,本港大部分毛皮商都在中国内地设厂,令香港的毛皮厂房数目递减。虽然香港的生产设施不多,但毛皮贸易商在香港仍然十分活跃,从事销售、市场推广、品质控制、物流安排及毛皮设计等贸易相关服务。香港的毛皮服装出口于2016年下跌34%后,2017年首5个月再下滑11%。本港的毛皮服装出口几乎全属转口。2017年1至5月,毛皮转口下跌11%,而本产出口亦下跌95%。2017年首5个月,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毛皮出口市场,占本港毛皮总出口48%。香港出口的毛皮大部分是由海外转口至内地的产品,供内地厂商生产毛皮服装之用。

(十六)香港纺织业:香港的纺织业不但向本地服装制造商供应布料,亦向内地及其它离岸生产基地的厂商供货。不少港商凭藉累积多年的生产经验,拓展纺织品贸易业务。香港纺织业以供应优质印染布料闻名,其它强项包括棉纺、梭织牛仔布、针织成形衫片及幼针棉织品等。亚洲是香港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市场,占纺织品总出口接近93%。香港十大纺织品出口市场中,9个位于亚洲,其中内地是首要市场。截至2017年3月,香港纺织业包括纺纱、梭织、针织及纺织品的染整共有446家制造商,雇用2,569名员工,占本地制造业劳动人口2.7%。纺织业是香港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之一,占2016年总出口1.7%。

为了加强在环球市场的竞争力,一些香港纺织公司与内地企业建立策略合作关系,例如与内地棉供应商合作,生产棉纺织品。香港纺织业是本地服装制造业的主要供应商。香港纺织品生产商的优势,在于能够承接本地服装生产商的急单。与此同时,香港出口的纺织品,很大部分是供应给港商的离岸服装生产基地,尤其是内地。

(十七)香港服装业:服装业是香港主要的制造业之一。截至2017年3月,服装业是本港制造业第四大雇主,有657个机构单位,雇用4,763名员工。香港服装业者高瞻远瞩,地理界限无阻他们拓展业务。大部分服装制造商已设立离岸生产设施,藉此降低营运成本。随着生产设施迁移外地,本港服装制造商的数目正逐渐减少。

香港不单是主要的服装生产中心,也是全球服装采购枢纽。本港的服装贸易公司对布料采购、销售推广、品质控制、物流安排、服装设计以至国际及国家法规均经验丰富,其专业水平及周全服务傲视区内同侪。这些公司是香港进出口贸易界中较大的群组。香港服装业以原创设计生产ODM和原件制造OEM驰名。外国进口商及零售商要求服装供应商加强供应链管理,以确保订购的货品能及时运抵店铺,香港服装供应商能配合他们的要求,在很短时间内生产及交付高质素的产品。本港一些服装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者,更积极拓展自家品牌业务。

2017年首5个月,香港服装总出口较去年同期减少10%,转口下跌10%,本产出口更急跌46%。2017年1至5月,本港对美国及欧盟的服装出口分别下跌9%及12%。美国及欧盟这两大市场合计占香港服装总出口超过60%。

(十八)香港医疗保健器材业:港医疗保健器材业主要针对家庭消费市场。医疗保健器材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分别是家庭消费者以及专业人士或机构医院及诊所。香港的医疗保健器材公司大多从事OEM原件制造业务,例如生产家庭消费者使用的按摩器、血压监测仪,以及机构使用的橡胶压模、塑料或树脂等。在价格及产品开发方面,内地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对港商构成一定压力。许多香港公司已经调整产品和企业定位,并且提供工程设计服务,藉此加强竞争优势。

为降低生产成本,香港不少制造商已把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内地,其中大部分是生产机械治疗用具或按摩器具。不过,品质控制、营销、研发、设计,以及材料和设备采购则继续在香港进行。

对香港制造商来说,增长前景较好的产品有家用器材、卫生消毒用品、微创手术设备、骨科工具和器材,以及为高卫生风险疾病、损伤和遥距医疗而设的器材及用品等。

(十九)香港礼品及赠品业:香港是重要的礼品采购枢纽,享誉全球。林林总总的礼品,由基本产品到高价精品,都可以在本港采购得到,由基本产品到高价精品,林林总总,其中包括玩具、钟表、珠宝、银器、厨具及服装配饰。此外,文具、相架、首饰盒、人造花、蜡烛、肥皂及艺术品也属礼品之列。香港出口商对不断转变的市场需要十分敏感,并以注重品质、迅速回应、高效可靠见称。香港的礼品出口主要面向中高档市场,凭设计优良及生产成本低廉取胜。很多香港公司自聘设计师,把业务重点由原件制造OEM转为原创设计ODM,藉此提升竞争力及毛利。一些公司更从事原创品牌OBM业务,创立及推广自家品牌。

香港出口商有能力向赠品市场供应大量价格具竞争力的产品,包括棉质T恤、棒球帽、圆珠笔、钥匙扣、塑料腕表及潮流电子产品,亦能提供五花八门的中高档礼品,例如瓷器娃娃、银器、黄铜和皮革文具,以及珠宝套装等。香港出口商对不断转变的市场需要十分敏感,并以注重品质、迅速回应、高效可靠见称。

香港礼品业有强大的辅助产业作为后盾,其中模具制造业为玩具及塑像蜡烛业提供优良的支援服务,而金属产品业则为钟表制造业提供表壳、表带及精细部件。

(二十)香港家庭用品业:香港是国际知名的家庭用品采购中心。业界的产品种类众多,包括以陶瓷、金属、玻璃、纸、塑料以及瓷器等材料制造的餐具、厨具、非电力家用煮食炉具/加热器具及卫生洁具。

金属炊具和厨具公司提供多种多类的产品,包括平底锅、砂锅、煎锅、铸铁锅、蒸锅、煮蛋器、双层蒸锅和油炸筐。不锈钢十分耐用,是最常用的材料。此外,还有内涂不黏材料的搪瓷铝制炊具。

其他公司则以生产塑胶家品为主,包括餐具、厨具、水壶、垃圾桶和浴室配件。生产塑胶家品只需较少的人力和资本投资,尤以小型产品为然,业内公司大多为中小企业。低档产品一般不需要复杂的制模技术,因此,有些玩具制造商也经营塑胶家品作为副业。另一方面,制造胶桶、胶盆和胶篮等大型塑胶家品,需要装置大型机械,资本投资庞大,因而由数家大型制造商主导。

有些港商也生产远至唐代的文物仿制品,从小型陶马到大型唐代墓俑等,精确复制每个细节,维肖维妙。香港生产成本高昂,大部分香港制造商已把生产活动迁往中国内地,而其香港办事处则负责采购、物流、产品开发和营销等高增值职能。香港的家庭用品生产业务多以原件制造OEM方式进行。香港制造商面对来自中国内地企业和其他亚洲供应商的激烈竞争,逐渐把业务从OEM转为原创设计ODM。少数公司更创立和推广自家品牌OBM。有些制造商在生产工序中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如在塑胶家品的生产工序中使用气体辅助注塑压缩成型技术。港商还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产品设计和保持产品质素,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廿一)香港印刷业:香港是全球主要印刷中心之一。香港享有新闻自由,资讯可以自由流通。因此,大量本地及国际报章、学术刋物、期刊、宗教书籍及教科书均在香港印刷。印刷业为出版业、广告业及各种轻型消费品产业如玩具、食品及化妆品提供支援。香港印刷商承印的物品种类繁多,包括书籍、小型书册、单张、纸及纸板标签、宣传物品、商品目录、月历、明信片和贺卡等。部份印刷商专门生产一些较高附加值或要求较高技术的印刷品,例如有立体书页或附加物品的新奇儿童图书、支票簿、护照、账单及月结单、证券及招股书等。生产这些印刷品需要掌握不少技术、投入大量资金和重视保密。

海外客户日益要求更短的生产周期和更快的交货时间,较为频密地发出小宗订单,藉此获取较佳利润。香港印刷商素以注重品质、交货快捷、价钱合理和有能力应付赶急印刷工作见称,而且擅长创新,乐意解决生产问题。香港的印刷质素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印刷技术先锋国家不相伯仲。

许多大型印刷商已把生产活动北移内地,并且自设适用的印刷厂房。这种发展改变了工作流程和物流安排,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出品的质素。虽然来自内地同业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但是香港印刷商有能力满足客户的严格要求,令香港成为全球主要的印刷及出版中心。随着内地劳工成本日益上涨,印刷商纷纷追求更大程度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更多综合自动化运作也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同时提高效率、生产力和品质。

香港优越的电讯网络是印刷业的宝贵资产。事实上,香港出版商可以迅速地取得世界各地的资讯,对有时间性的出版物来说,是个关键优势。由于邻近内地市场和享有高度出版自由,香港吸引了不少国际出版商/新闻通讯社前来设立区域中心,特别是传媒公司,为数更多。《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国际纽约时报》等刊物都是在香港印刷,部份更付运到内地发行。

印刷科技日新月异,能否赶上崭新的生产技术至为重要。香港印刷商设备精良,拥有先进型号的镭射制版机、电子彩色扫描器、电子页面构成系统、数码印刷机、自动印后整理系统及单色至五色印刷机等。不少香港公司更拥有覆膜机器和各种模切、切纸、塑料薄膜热缩包装、折纸、压烫及装钉机器,一手包办各种生产工序,确保产品质素。此外还引进电脑直接制版CTP系统、保密印刷设备和最新的机器,来提高数码印刷能力。

为了降低营运成本,本地印刷商主要是规模较大者已把大部分工序北移内地。不过,他们仍然保留香港的办事处,以便承接海外订单。印刷商日益倾向利用高科技节省成本,举例来说,海外买家如对香港印刷商的声誉有信心,希望维持长久的业务联系,可以在海外通过宽频连接下单。由订明要求、查询、审阅初稿样本、更改资料、确定订单等等繁琐的程序均可在网上完成。许多印刷商已采用电脑系统把生产程序自动化;借助资讯科技来管理生产程序,逐渐蔚然成风。

(廿二)香港包装物料业:中国内地是香港包装物料业最大出口市场。不少港商为了降低营运成本及靠近市场,已把生产设施迁至内地。香港制造商生产各种各类的包装物料,包括纸制容器,如瓦楞纸箱、纸制购物袋、纸板盒、以新闻纸及瓦楞纸加工制成的纸浆模;聚乙烯PE包装,如食品及成衣包装袋、延伸包覆薄膜、可包裹多件物品的收缩薄膜;聚氯乙烯PVC包装,如包覆消费品的薄膜/套管、吸塑卡板;以及盛载饮料和食用油的金属容器等。

香港公司以反应迅速、灵活配合客户订制要求以及交货期短见称。本地的物料包装业有强大的印刷业为后盾。部分生产商可以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例如配合客户研发的产品,设计合适的包装。以玩具业为例,包装可以成为游戏套装的一部分,以减少浪费包装物料。港商亦紧贴科技发展,提供崭新的包装产品,食品用高温蒸煮袋便是一例。卫生方面也致力达致更高标准,满足客户的要求。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