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组枯燥乏味却有趣的数据。
根据灯塔2019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数据报告,2019年春节档综合票房58.38亿。这一票房基本与去年57.7亿元的票房持平,上升仅1.1%。但是,今年观影人次1.3亿,同比是下降了10%的。聪明如你,一定想到了平均票价的上升。与去年相比,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上升了13%,达到了44.8元。
票房总体向好对不对?但是考虑到去年新增的荧幕数量,这个数据可能会让从业者不太满意。但是这并不妨碍《流浪地球》一路高歌猛进,在强势逆袭中完成20.1亿元的壮举。作为票房冠军的《流浪地球》同比去年《唐人街探案2》19.1亿的票房,增长了大约5%。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指出阿里影业独占春节档8部影片中的5部影片成为了最大赢家。《流浪地球》更因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而被反复作为论证阿里影业是“最大赢家”的要素之一。
我们暂且不看其他与阿里影业有所关联的4部电影《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小猪佩奇过大年》和《廉政风云》的票房成绩,单单来说《流浪地球》。即便作为春节档爆款电影,可能都很少有人会去特意注意它的出品单位。
根据网传的国家电影局电影公映许可证,《流浪地球》的出品单位达到26家之多。其中可不单单只有上海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甚至被大众视为阿里竞争对手的腾讯,也因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身影而名列其中。当然,此上海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也并非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限公司。但更为关键的点或许是,阿里影业即便与《流浪地球》有所关联,你也很难说它“独占”了这个爆款。
与此同时,我们再来看看春节档票房榜和口碑榜的Top3。Top 3中,兼具票房与口碑的《飞驰人生》也与“阿里巴巴影业”(非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所关联,但也只是12个出品方之一,而上海腾讯影业也再次出现在出品方名单中。而票房排名第二的《疯狂的外星人》、口碑排名第二的《熊出没·原始时代》则与阿里并无关联。我们似乎不得不重新审视阿里影业号称档期“爆款收割机”的这一说法。
既然非主投的阿里影业只是与“爆款”擦了个边,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阿里影业主投或者说“独占”的电影状况又是如何。我们拿阿里影业官网举例说明已投资拍摄的《摆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傲娇与偏见》等三部影片为例。
2017年暑期档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首周票房4.29亿,累计票房5.35亿。似乎算是不错的成绩。但是考虑到那个时间段还存在票补,以及巨额的明星片酬费用,身为局外人的我们似乎并不能知晓最终详情。但是参考豆瓣口碑,观众并不买账。反倒是2017年4月由阿里影业主投的低成本的《傲娇与偏见》最终拿下了1.24亿的票房。而2016年底,有众多卡司出演的《摆渡人》,与前两者类似,都难逃口碑扑街的命运。阿里影业似乎不由自主地在主投作品上陷入了“烂片制造”的命运。
这多少有些尴尬。一方面在档期众多出品方出品的电影中号称“爆款收割者”,另一方面又在自己主投作品中陷入“烂片制造”的局面。充分利用IP、明星、流量的阿里,似乎并没能利用“爆款理论”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独占”的优秀作品。备受诟病的阿里影业,在2017年6月上海电影节上为自己发声,似乎很好地诠释了阿里影业为何会陷入这种局面。
时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的俞永福表示,衡量阿里大文娱是否成功的标准,并不是拍出了多少卖座电影、做出了多少热门IP,而是能否“通过数字化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提升,让用户的体验更好,这是我们在不同的行业都在做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俞永福甚至强调指出阿里影业的定位,是要做电影行业的服务者,而非竞争者。也是这番言论引发了热议并被诟病。甚至在现场的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直言不讳,“永福也许哪一天会收回他今天说的话,正如我今天收回我原来的话”。长期从事电影宣发的王长田显然早已注意到优质内容的重要性。
但是阿里影业似乎志不在此。除了在宣发上对用户触达的大数据研究,还包括诸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衍生品开发、IP授权&植入等。也许是担忧人们的过分解读,俞永福在现场也曾表示,“不与上游内容方竞争不代表我们不做内容,只是不会把内容量做得很大,而是做少量内容,不会把扩量作为做内容的目标,所以也就不会跟做内容的人竞争。”
这似乎为阿里影业内容制作定了性。既然不与上游内容方竞争,那么更多的就是在中下游如通过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帮助电影宣发,并重点开展衍生、授权业务。阿里想做的是行业的“水和电”。一句话来说,阿里影业志不在作品的创作(当然,有好作品还是要做的),更重要的布局是在相关业务延伸上面。
但这也为人们诟病阿里影业找到了理由。或许过于轻视内容的创作,为过去的烂片制造提供了原因。显然,阿里影业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所在。在2018年6月,时隔一年之后,时任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的樊路远开始十分明确地表示,“除了做水煤电基础设施以外,还要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无上限的投入,培养优秀编剧和制片人。”
优质内容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阿里影业也借此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但是具体成效或许还要等到作品出现才能知晓。我们唯一知晓的是,阿里影业悄悄成立了五大工作室。除了在内容方面的进取外,阿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没耽搁。
通过淘票票票务平台、灯塔宣发平台、阿里鱼衍生品平台、以及娱乐宝金融产品平台,阿里构建起了一整套的基础设施。而通过对影视行业提供透明的操作以及可视化的生态服务,阿里再一次做了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将线上线下有机地整合了起来。
在沿着目前既定的做“水煤电”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同时,阿里影业对优质内容无上限地投入是否能够提供出更多优秀作品,或许我们还需要等待时间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