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各有关处室(局):
现将《关于<河南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分工落实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12月29日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河南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赢污染
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分工落实方案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为切实做好《河南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涉及我委任务落实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我委作为牵头单位的工作任务
1.优化产业布局
时间节点:2020年底前,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
主要任务:
(1)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及煤炭消费减量目标任务、污染物排放等总量控制要求,严格控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风险项目。
责任领导:高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
责任人:薛东峰
(2)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规划环评,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加强产业集聚区、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集中整治,限期进行达标改造,有序退出与主导产业发展冲突的企业。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2.严格行业准入
时间节点:2020年年底前,全省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产能过剩产业项目,禁止新增化工园区。
主要任务:全省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传统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铸造、铝用炭素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项目,禁止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新建、扩建以煤炭为燃料的项目和企业。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园区,一律不批园区外新建化工企业,一律不批园区内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企业的新改扩建化工项目。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3.实施工业企业煤炭减量替代
时间节点: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
主要任务:
(1)统筹煤炭消费减量短期和长期目标,重点压减焦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低效产能,大幅削减煤炭消费量。
责任领导:高义、郜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工业处
责任人:薛东峰、李明东
(2)严格落实《河南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管理(暂行)办法》,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对于重点城市实行1.5倍减量替代,上一年空气质量排名后3位的地方实行2倍减量替代。对未完成上年度煤炭消费减量目标的地方,实施耗煤项目区域限批。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责任领导:高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
责任人:薛东峰
4.提升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水平
时间节点:到2020年,产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做到稳定达标运行。
主要任务:新建、升级省级产业集聚区要同步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等设施。现有省级产业集聚区建成区域必须实现管网全配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须做到稳定达标运行,同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加快推进其他各类、各级园区污水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5.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
时间节点:力争到2020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年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2300万吨。
主要任务: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在濮阳、宝丰、镇平开展静脉产业园试点。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力推进煤矸石、尾矿、冶炼渣、粉煤灰、炉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化工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对不能资源综合利用的,要强化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三防”措施,防止对大气、水体、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属于危险废物的,应交由具有相应处置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进行处置利用,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责任领导:高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
责任人:薛东峰
6.大力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
时间节点:持续推进。
主要任务:
(1)推进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
责任领导:高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
责任人:薛东峰
(2)推进各类园区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7.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时间节点:到2020年,培育50家左右10亿级重点节能环保企业。
主要任务:壮大绿色产业规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及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掌握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大气治理重点技术装备等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监测等新业态,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
责任领导:高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
责任人:薛东峰
二、作为配合单位的工作任务
1.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时间节点:到2020年,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到2022年,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分类完成就地改造、退城入园或关闭退出任务。
主要任务:指导各省辖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总体部署,深入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行“一企一策一档”分类推进。对就地改造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面提升安全、环保水平;对异地迁建企业逐步搬迁进入省定涉及化工的产业集聚区,积极支持企业向省外转移。深入推进城市建成区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2018年年底前,各省辖市政府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区,结合城市规划调整,制定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对标改造、关停、转型、搬迁计划并向社会公开,对未按计划执行的企业予以停产。对城市建成区搬迁改造的重污染工业企业,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步分类,明确范围、时序和方式,积极有序推进。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2.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大力推动重点行业布局调整
时间节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和装备大型化。
主要任务:支持各省辖市深入分析产业现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实施传统产业兼并重组、退城入园和优化布局,改变“小、散、乱”的状况,加快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和装备大型化。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参与全国钢铁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重点区域城市钢铁企业要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改造升级、省外搬迁等方式推动转型发展,全省整合建设2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发展一批“专、精、特”且规模适中的钢铁企业。依托洛阳、巩义、长葛等铝加工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再生利用,建设有影响力的千亿级铝加工产业集群。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为主体,建设濮阳、鹤壁、永城、义马等4个国内一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以合成氨骨干企业为主体,打造河南晋开化工、昊华骏化、心连心、金山化工等4个以多联产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导的标杆企业。支持水泥骨干企业搭建产能整合平台,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联合重组,主动压减竞争乏力的过剩产能。支持各地大力推动焦炭、铸造、炭素、耐火材料、铁合金、棕刚玉等产业整合,加快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3. 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加大产能压减力度
时间节点:到2020年,全面淘汰退出达不到标准的落后产能和不达标企业。
主要任务:
(1)依法制订更加严格的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综合标准,全面淘汰退出达不到标准的落后产能和不达标企业。
责任领导:高义、郜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工业处
责任人:薛东峰、李明东
(2)淘汰未按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在全省范围内淘汰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的焦炉,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以钢定焦”,力争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退出中心城区电解铝产能,淘汰单厂规模20万吨/年以下产能。淘汰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独立炭素企业,退出10万吨/年以下的独立铝用炭素企业。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炉,退出单套装置30万吨/年以下的合成氨产能。淘汰2000吨/日及以下通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直径3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装备。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4.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时间节点:到2020年,“散乱污”企业得到彻底整治。
主要任务:贯彻国家“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标准,依法依规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行动,采取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方式开展分类整治。支持列入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的“散乱污”工业企业实施升级改造,坚决关停用地、工商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污染企业,限期治理能够达标改造的企业,逾期一律依法关停。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监管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和巡查检查,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式、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向乡村转移、死灰复燃。
责任领导:高义、郜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工业处
责任人:薛东峰、李明东
5. 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工业窑炉治理专项行动
时间节点:到2020年,基本取缔燃煤热风炉,基本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
主要任务:制定工业窑炉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各类工业窑炉管理清单。按照“主体移位、切断连接、清除燃料、永不复用”标准,按时按要求淘汰不符合规定的工业窑炉。凡不能达标排放的工业炉窑,一律依法实施停产整治。鼓励工业窑炉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供热。
责任领导:高义、郜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工业处、电力处
责任人:薛东峰、李明东、赵中友
6. 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实施重点企业深度治理专项行动
时间节点:2019年年底前,全省钢铁、铝用炭素、水泥、玻璃、焦化、电解铝力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主要任务:加大钢铁、铝用炭素、水泥、玻璃、焦化、电解铝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力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完成钢铁、建材、有色、焦化、铸造等行业和锅炉物料运输、生产工艺、堆场环节的无组织排放治理,建立管理台账;对易产生粉尘的粉状、粒状物料及燃料实现密闭储存,对达不到要求的堆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停止使用。开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再生铅、铅酸蓄电池等行业企业含重金属无组织废气排放污染治理,确保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持续、稳定达标排放。
责任领导:高义、郜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工业处
责任人:薛东峰、李明东
7. 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实施VOCs专项整治
时间节点:到2020年,VOCs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完成制药、农药、煤化工(含现代煤化工、炼焦、合成氨等)、橡胶制品等化工企业VOCs治理。
主要任务:加大制药、农药、煤化工(含现代煤化工、炼焦、合成氨等)、橡胶制品等化工企业VOCs治理力度,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要入园区,实行区域内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减替代。新建、改建、扩建涉VOCs排放项目,应加强废气收集,安装高效治理设施。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全面取缔露天和敞开式喷涂作业,有条件的工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喷涂工程中心。
责任领导:高义、郜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工业处
责任人:薛东峰、李明东
8. 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约束
时间节点:到2020年,力争100家企业(产品)进入国家水效、能效“领跑者”名单和节能机电设备(产品)目录、“能效之星”产品目录。
主要任务:
(1)严格行业规范、节能监察,在钢铁、水泥、化工、玻璃、焦化、有色等重点行业执行最新环保排放标准并进行多频次、标准严格的节能专项监察,对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监察全覆盖。
责任领导:高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
责任人:薛东峰
(2)严格执行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8个行业差别化电价政策,鼓励各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攻坚要求,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提高实施标准。
责任领导:支安宇、郜义
责任处室:价管处、工业处
责任人:魏智勇、李明东
9. 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加强重金属行业企业综合整治
时间节点:到2020年,全省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
主要任务:加强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和环境监管,对废水废气处理设施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切断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依法进行停产治理或关闭。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10. 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深入实施“三大改造”
时间节点:到2020年,力争推广应用机器人20000台以上、建设智能化示范生产线1000条,全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智能转型走在全国前列。
主要任务:
(1)实施智能化改造,引导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生物医药等行业实施“机器换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对关键耗能设备工序、排污治理工序的数据智能化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和水平。(2)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省2.2万家规上企业普遍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3)实施绿色化改造,对标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标准,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机制,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到2020年全省累计创建绿色工厂100家、绿色园区10个。
责任领导:高义、郜义
责任处室:环资处、工业处
责任人:薛东峰、李明东
11. 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壮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
时间节点:到2020年,建设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先进制造业强省,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主要任务: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攻坚,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等重点攻坚产业为抓手,健全“一个行业、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分行业抓好50户骨干企业、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00个重大项目,强核补链、提质增效、培育品牌,做优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打造万亿级新型材料制造产业,培育电子制造、汽车制造核心竞争力,建设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先进制造业强省。聚焦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结合推动重点区域产业战略转型,省市联动超前谋划布局,集中要素资源配置,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能够支撑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高技术处
责任人:李明东、唐兴丽
12. 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时间节点:到2020年,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50%。
主要任务:(1)完善动力电池产业链,加快新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跨越提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总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运输装备、装卸设备,原则上全省新增公交车辆、市政环卫车辆全部纯电动化。
责任领导:郜义
责任处室:工业处
责任人:李明东
(2)加快发展便捷智能充电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和运营服务体系。
责任领导:高义
责任处室:电力处
责任人:赵中友
三、组织实施
各有关处室要认真落实全国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按照本方案责任分工建立细化工作台账,指定专人督促跟进各项工作进展并定期向分管责任领导报告,每年1月10日和7月10日前将工作落实情况形成书面材料,经分管责任领导签字后报送委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工业处。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