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胡润百富榜排名中,三安集团林秀成、林志强父子以340亿元资产一跃成为福建首富。不过,时间很短暂,此后几年,父子俩便“退位”成了厦门首富。如今,风云突起。
超级“大白马”三安光电在鬼门关走了一回。
因为控股股东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安集团”)财务状况被质疑,三安光电遭遇“黑天鹅”,1月16日—1月18日大跌约18%,84.02亿元市值瞬间蒸发。
1月21日,三安光电忽然起死回生,离奇大涨5.66%。当日晚间,谜底揭开,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福建三安集团通知,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泉州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安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与三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者计划向三安集团增资不低于54亿元。另外,泉州金控向三安集团提供6亿元流动性支持。
国资驰援,生生将三安光电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截至1月24日,三安光电股价仍在10元左右徘徊,止住了猛烈下跌的势头。
有投资人对市界表示,“前期三安光电股价下跌,还是缘于大家对它的信心不足。而后的反弹,则看当地政府对它的支持力度。政府肯定会救的。”
如今,当地政府已出手相助,内忧外患的三安光电能走出危机吗?
1、财务质疑“澄而不清”
2018年12月份、2019年1月份两轮财务质疑将三安光电推上风口浪尖。
2018年12月中旬,有媒体对比三安集团和三安光电公开资料后指出,三安光电客户存隐秘关系、三安集团披露的供应商采购金额与三安光电披露的存在31.82亿元的差异、三安集团大额预付小微企业款项成谜等问题。
人们担心三安集团和上市公司之间有不为人知的利益输送,上市公司的华丽业绩有水分。
当时,尽管三安光电火速澄清,其股价还是遭遇了一轮暴跌。
进入2019年,质疑声未停。1月15日,媒体再发文质疑三安集团86亿预付款去向。
文章指出,在仅有71.2亿元“净资产”的情况下,三安集团对外的预付账款却高达86亿元。而其中,有18亿元预付款流向小规模纳税人,将导致三安集团产生2.3亿元以上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损失;15亿元预付款流向税务异常企业;7.49亿元预付款流向藤椅公司。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月16日,三安光电股价直接跌停。
三安光电16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三安集团业务包含了贸易业务,目前,贸易业务周期较长,主要采用预付款等方式锁定价格,故三安集团的预付款金额较大。并表示,三安集团业务开展预付款不会影响到三安光电正常生产经营。
不过,三安光电急着澄清,却“澄而不清”:对于大笔预付款为何流向税务异常企业,澄清公告只字未提。
市界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三安光电,追问三安集团预付款为何流向税务异常企业,是不是为了转移资金?其证券部员工坚称,“是它们(控股股东)的正常业务。”并回应称,“这只是媒体的虚假报道。”
而据新浪财经报道,在1月16日午间紧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三安光电董事长林志强称,贸易交易主要是认人不认公司,与三安交易的贸易伙伴,都是关系比较熟络的人,至于他们用什么企业交易,公司并不是很在意,因此并不存在钱款退不回来的情况。
不过,此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
1月17日、18日,三安光电股价继续下跌,跌幅分别达到3.64%、5.17%,股价最终收于9.54元。1月16日-18日3天时间里,三安光电市值跌去84.02亿元。
2、控股股东“拆东补西”
大手笔支付几十亿元的预付款,三安集团行事看似十分“土豪”,但矛盾的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安集团又十分缺钱。
市界查询三安光电公告了解到,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三安电子、三安集团就开始频繁质押所持三安光电股权。而据Choice数据显示,此前,三安集团已有4年多时间未曾质押相关股权。
随着三安光电股价一路下跌,三安电子、三安集团质押的股权频繁触及平仓线,只能一路补仓。
循环往复后,截止1月21日,三安集团持有的3.51亿股,累计质押出去1.11亿股,占持股数的31.51%;三安电子持有的12.14亿股,累计质押10.91亿股,占持股数的89.84%。两家合计持股约占三安光电总股本的38.38%,质押股份占总股本的29.45%。
看似不缺钱的三安集团,为何选择大笔质押股权?
三安光电证券部员工对市界表示,(公司)只是收到(控股股东)质押通知后,会作出相应的披露,但是具体做什么用途,都不太清楚。
三安光电董事长林志强在1月16日午间的电话会议上透露,集团早期融资是通过短期借款和发行债券。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发债困难,集团的资金需求很大,中期债券100亿,现在已经基本全部还掉了(股票质押的钱去还债券了)。
似乎是为了让投资者放心,三安光电澄清公告中主动表态,公司控股股东正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降低股票质押率,改善报表结构,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战略投资者来得很快。1月21日晚间,三安光电公告称,三安集团与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泉州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安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约定,兴业信托、泉州金控、安芯基金计划向三安集团增资不低于54亿元,泉州金控向三安集团提供6亿元流动性支持,属于借款。
3、白马势头难续
三安光电这只白马股奔跑的速度在放慢。
公开信息显示,三安光电是国内LED龙头企业,其产品主要包括LED芯片、LED特殊应用和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主要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2018年,三安光电业绩增长乏力,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据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三安光电营收同比增长33.82%,到2018年中报和三季度报,该项数据降到了2.62%、1.76%;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不乐观,2017年为46.03%,2018年中报和三季度报降到了22.32%、9.09%。
同时,三安光电存货不断增加。2016年、2017年,三安光电存货金额为11.68亿元、17.92亿元,到2018年9月底,已增加至25.78亿元。
存货攀升的背后,是LED行业日渐白热化的竞争和国内芯片大厂不断扩产造成的LED芯片产能过剩现状。
一位LED行业分析师告诉市界,目前LED市场整体来说供给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LED企业或都会面临产品卖不动的局面?上述分析师表示,“会有这样的压力。”并建议(LED企业)“保守一点过冬。”
中金公司2018年年底对三安光电罕见发布看空研报,指出2019年LED市场会继续恶化,从三季度业绩来看,三安光电的存货和存货周转天数分别达到26亿元和189天。未来如果需求如果没有大的回升,公司可能面临存货减值导致利润下降等问题。并下调三安光电评级至中性,下调目标价40%至12.00元。
4、厦门首富
如今备受质疑的三安集团,曾诞生过省级首富。
三安集团股东分别包括林秀成、林志强父子和国家开发基金,分别持股76.79%、15.64%和7.58%。
2015年胡润百富榜排名中,三安集团林秀成、林志强父子以340亿元资产一跃成为福建首富。不过,时间很短暂,此后几年,父子俩便“退位”成了厦门首富。
2017年,三安光电完成父子交班:创始人林秀成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改由其子林志强任董事长。
伴随新旧交替,三安光电也在这一年迎来高光时刻,其股价一路攀升,到年底达到巅峰,市值在2017年11月10日达到了1210.48亿元,为近3年最高值。
随后的走势却出人意料。2018年,三安光电股价大跌54.90%,不少投资者被深度套牢。
不过,即便公司市值缩水,林秀成、林志强父子仍成功在2018年胡润百富榜上蝉联厦门首富,并居福建富豪榜第三位。
作为地方性龙头企业,三安光电一直颇受政府资金青睐,历来以巨额补助见长。2017年下半年以来,三安光电频繁发布全资子公司获得政府补贴款的公告。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三安光电获得的政府补助达到5.22亿元。
借着政策东风,三安光电在过去几年疯狂扩张,成为国内LED产业的龙头。当行业骤然降温,公司自然首当其冲,经营面临严峻考验,这次大股东财务疑云风波也许并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