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农历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
2月11日,沪指小幅低开后震荡高走,深指则表现优异持续上扬,截至界面新闻发稿,沪指微涨0.27%,深指上涨1.59%,创业板指则大涨2.28%,攀上1300点关口。
春节期间,国际金融市场整体保持平稳,美股三大股指累计微涨,欧洲、日本股市及MSCI新兴市场指数微跌。另外,港股上周五上演大逆转,由低开杀跌1.5%,反弹至微涨0.06%。整体来看,春节休市期间国际金融市场相对平稳的运行,使得A股情绪并未遭到较大冲击。
实际上相比2018年,今年A股一直表现相对出色,年内沪指已实现4.8%的涨幅,深指上涨5.8%,创业板指微涨1.6%。节后的“红包行情”是否还将持续?各券商首席们对此表示乐观。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2019年以来,无论是经济通胀的下行,还是风险事件的频发,其实都对股市不利,尤其是在爆发巨额商誉减记的恶劣事件之后,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行的恐慌。
“但今年以来A股的表现相当强劲,目前的收益率远超债市,就连债市当中表现最好的资产也是与股市相关的可转债,今年以来的中证可转债指数涨幅为6.3%,远超国债的涨幅。”为何股指不跌反涨,姜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的A股卖得非常便宜。
从上证指数角度来看,姜超指出,2005年的998点和2008年的1664点都比现在的2600点要低很多。但如果看市盈率,2005年上证指数PE为17倍,而2008年的市盈率最低到过13倍,其实都高于当前11倍的估值。这意味着从市盈率角度来看,当前的A股比过去两次大熊市的最低点还要便宜很多。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也认为,从全球大类资产的联动性水平来看,目前仍然是全球风险偏好驱动的市场修复,而不是基于基本面改善,反转效应占主导。预计A股此轮反弹以估值修复为主要特征,将持续至两会前后,上证综指有望冲击3000点,相对节前的水平,短期预期收益率在15%左右,预计会是过去1年以来最强的单月表现。
除估值筑底的影响外,国内外消息也在助推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近期,美欧澳印央行均在春节假期间释放出偏宽松信号,有利于缓解市场对全球经济动能放缓担忧。国内方面,央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为银行发行永续债提供流动性支持、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科创板细则出台、QFII和RQFII投资范围扩大等消息也为A股风险偏好修复延续创造有利条件。
“国内当前业绩和信用扩张均处于真伪难辨时期,政策扰动成为阶段性关键变量。”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表示。
但李少君指出,春季躁动仍然存在,但空间及持续性相对有限,信用重启效果以及政策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在风险偏好修复,投资者有限参与的同时,仍需要关注全球经济动能持续放缓、贸易保护问题担忧重新升温、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实际效果等风险因素。其中,货币政策层面目前虽仍偏友好,但短期内传导效果无法证伪,市场对于即将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和社融数据反应是观察市场对宽信用见效信心的重要信号。
“短期市场的反弹核心仍在于传统的春季躁动逻辑,行情主驱动仍在于风险偏好提振,而本轮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较之以往明显偏好,市场预期反复,整体仓位上我们仍建议密切跟踪相关风险因素演化,保持谨慎。”李少君建议投资者风险偏好弹性与防御性需两手抓,更加看好上证50和中证500在当前市场风格状态下的相对表现。
秦培景也指出,在缺乏基本面共振的情形下,目前A股市场仅为筑底阶段的估值修复行情。在全球风险偏好修复阶段结束以及国内两会前各部门政策密集出台后,市场预计将在三月中旬重新走向分化,缺乏持续系统性向上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