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龙智造工业云! 免费注册

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行业动态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69

30

2019-01
'
="pgc-im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de441d624e04e19bee034ff2221e257" img_width="799" img_height="533" alt="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inline="0">

="pgc-img-caption">

2018 Automechanika Shanghai圆满落幕,本次展会展览面积达35万平方米,有来自于43个国家和地区的6,269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4%。各板块规模均呈现增长,体现了亚洲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对开拓亚洲及全球市场的雄心壮志。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中国持续飙升,2017年销量增至77.7万辆,同比增长53%,占全球总销量的50%以上。预计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中国将达200万辆。同时,有报道预测,智能网联汽车在全球市场收益到2022年将达1,536亿美元,在2015到2022年期间年复合增长33.38%。

="pgc-img">="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700bac55b1d4069a74b216d60dcbd9c" img_width="799" img_height="533" alt="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inline="0">

="pgc-img-caption">周劭阑女士致开幕词

“随着自动驾驶、数字化发展,共享经济和社交网络兴起,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应对汽车产业瞬息万变的趋势,我们特别策划了这场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劭阑女士在2018 Automechanika Shanghai同期举办的2018年明日出行高峰论坛中致开幕词时说道。

="pgc-im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629468cbae34f16beb9db2e1fb07437" img_width="816" img_height="588" alt="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inline="0">

="pgc-img-caption">

="pgc-img">="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0316e01f6a74ea18c11f541d47d2b2a" img_width="819" img_height="595" alt="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inline="0">

="pgc-img-caption"> 演讲现场

2018年明日出行高峰论坛围绕自动驾驶、车联网、数字化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能源、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及对中国和德国在安全性、执行力以及服务和移动板块未来的差异展开热烈讨论。

="pgc-img">="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6f6d71f0a9b04541ae8eba1125018fa9" img_width="812" img_height="564" alt="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inline="0">

="pgc-img-caption">在论坛上,演讲嘉宾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本刊:就现在这个阶段来看,自动驾驶发展所面对的障碍是政策上更大一些还是技术上更大一些?

="pgc-im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ba34fb7c1ba405fa8bc9e9c9acd0e9c" img_width="816" img_height="588" alt="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inline="0">

="pgc-img-caption">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智能交通中心

高级工程师朱昊主任

我认为面临的挑战还是技术上为主。国家现有的政策开放道路测试,只要符合条件以及程序,政策方面的阻碍并不大。对于自动驾驶,因为责任划分明确——哪个环节出问题就由谁负责,因此,我认为政策并不是现在自动驾驶或者智能网联的一个大的瓶颈,更多的还是技术上存在的难关需要克服。

比如,在城市复杂环境下,例如交通标志灯上面的污点使限速标志60变成80,就会让传感器做出错误判断,这对于汽车厂家以及电子设备供应商来说是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复杂环境下的检测技术、处理技术、决策的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传感器本身的技术都可能成为一个瓶颈。

而技术上的难点不仅仅在于传感器,通讯技术、可靠传输的技术、防碰撞技术以及底盘控制技术等,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都是挑战。未来自动驾驶的环境会有很多变化,而驾驶体验会更多地被用户考虑在内,这些问题都是未来自动驾驶所需要攻克的难关。

虽然面临很多难题,但自动驾驶肯定是要继续做的,只是不能一步到位,需要慢慢摸索。

="pgc-img">="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5293b4e08cad413bba7fcf6d789362fb" img_width="819" img_height="595" alt="2018明日出行高峰论坛:究竟是什么问题让两位业界大咖产生争议?" inline="0">

="pgc-img-caption">

北汽研究总院

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荣辉先生

我和朱主任抱有不一样的看法。就这个问题来说,我认为最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应该是法律法规层面的。

有数据称,现在全世界每年有12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所以人开车真的比自动驾驶更安全吗?每年有12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但没有人说不要让汽车上路,而无人驾驶一旦出了一次事故,可能批准其上路的政府都要承担责任,这其实是不合理的,但这就是现在无人驾驶在法律法规上面临的瓶颈。

此外,除了法律法规和技术问题,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在阻碍的无人驾驶前景?有时候传统意识的桎梏对无人驾驶的阻碍比政策和技术来的更甚。例如,谈起无人驾驶,很多人的观念就是从L1、L2……一直到L5稳步朝前,这意味着车从现在到未来就是以这样一种路径过来的,然而,无人驾驶进入人们的生活怎么可能以这样平顺的路径过来?

再比如,现在很多人在研究用摄像头去辨别红绿灯,然而,无人驾驶阶段怎么会有红绿灯?很多人说会有一个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的混合阶段,可是混合阶段真的就一定存在吗?历史前进的方向从来都不是线性的,昨天和今天连线的延长线并非就一定是明天。无人驾驶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就技术和政策来讲,我认为政策的阻碍更大,但除了这两点以外,我们或许更需要去关注人本身,人们的惯性思维被打破,无人驾驶可能进步地更快。

《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杂志

投稿邮箱:jeffiegong@ringiertrade.com

相关标签

市场商务

0531-59860986

客服热线

0531-59860986

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