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经济时代,技术-经济标准的商业模型是B2C,即以厂商为中心,以商业资源的供给来创造需求、驱动需求的模式。B2C典型的特征是标准化大生产、大众营销、大流通、大众消费、大金融。这种模式的运用不仅集中在工业生产领域中,也体现在商业、农业、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
譬如,连锁经营实际上是工业大生产标准化、规模经济效应在流通领域的体现;农业产业化,要求按照工业化的方式塑造农业,通过种子、农药、化肥的标准化来实现单一种类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在美国,种子和除草剂只能买孟山都的,化肥只能用嘉吉的,最后收获的作物也是由嘉吉来进行收购。而到了食物的销售环节,消费者一般也就是去沃尔玛购买。
食品巨头们还通过控制电视等大众传媒来灌输美国人吃什么最健康。大众文化领域,好莱坞电影和美国电视剧也是工业化的制作,流水线式的生产,商品化的市场营销,传播美国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互联网加速推进信息经济的到来,在商业领域带来两个显著变化:需求端,消费者首先被信息高度“赋能”,导致价值链上各环节权力发生转移,消费者第一次处于经济活动的中心。
供应端,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流动性和穿透性,削减交易费用,极大地促进了大规模社会化分工、协作,根据市场需求,快速集聚资源,通过在线协作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的模式大行其道。长尾经济、创客、众包、维基、分享经济等都是对这一模式的多角度描述。
我们大胆地把这些统统概括为C2B模式,即以市场需求为原动力驱动商业资源的模式,简单说是“商业资源所需而动”。这里商业资源扩展到广告营销、加工制造能力、原材料、物流、仓储、劳动力、IT、数据、金融服务等诸多方面。
这里的“市场需求”不仅仅是最终消费需求,也包括厂商需求,但厂商需求最终也是由消费需求驱动的,产业会呈现出C2B,C2B2B,甚至C2B2B2B的形态。
例如,服装消费需求的个性化、社群化特征驱动(大小可变的)柔性化生产;往上游进一步驱动面辅料商、劳动力、物流仓储设施按需配置;再往上游,倒逼扎花厂,甚至棉花种植、土地、职业教育等按需配置。
商业资源以前都是局限在一个企业、组织内部,供企业组织独自使用,难免产生冗余浪费,或短缺断货;现在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碎片化、海量信息的穿透性,打破了企业组织边界,使得商业资源可以在全社会共享。
理想状态下,如果数据能穿透所有工序、流程、产业,会把所有的价值主体、商业资源“连接”起来,实现实时的协同。概括来说,开放性、实时协同、按需使用、碎片化聚合成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
生产制造,个性化消费需求倒逼柔性化生产的加速,按需获取制造资源成为可能。互联网释放了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这些都对柔性供应链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所谓柔性化的供应链,就是供应链具有足够弹性,产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小批量可以做,需要大批量翻单、补货也能快速实现,而且无论大单、小单能做到品质统一可控,成本相差无几、及时交货。
要做到真正的柔性化,就需要克服传统根深蒂固的“大批量生产”观念,在信息协同、品类精细规划、物料准备、生产线改造、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做彻底的改造。目前,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省等地一些有“制造业精神”的企业家先知先觉,在这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青岛红领的董事长张代理,用11年时间投入2.6亿元打造了一个全数据驱动的服装工厂,实现了西服正装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将大规模、柔性化、快速反应和成本控制完美结合。
C2B模式发迹于互联网为消费者赋能导致的C端的改变。目前,中国6亿网民,其中5亿是手机网民;设想到2020年,8亿的智能手机用户实时在线,将形成巨大的黑洞效应,势必将工业经济下的传统产业全部卷入其中,将其碎片化、解构掉,然后按照“用户为中心”的商业逻辑重新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以用户为中心”的逻辑并不是产消割裂时代企业的自发行为,而是技术可能性和市场力量倒逼下,消费者与企业的共同选择。企业与消费者将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客服等所有环节共同参与、共创价值,某种程度上C2B或可描述为C&B,即产消合一模式。
在C2B模式下,各市场角色的关系将从“链式”转向“网状”。传统意义上,处于控制地位的品牌商通过对外协作获取最佳资源、更高效率的同时,也向消费者和协作方出让权利。各市场主体通过数据分享实现实时协同,共同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匹配资源,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