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能源汽车相对过剩问题突出,如何解决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为什么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相对过剩问题,而不是绝对过剩。理由有两个:一是从市场需求来看,未来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目前的产量,并没有达到过剩的状态。所以,没有出现绝对过剩的问题;二是从新能源汽车的现状来看,多数新能源汽车都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盈利水平很低,特别是电池,不仅价格高,而且性能差。自然,眼下的过剩,只能算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虽然是相对过剩,也是过剩,且比绝对过剩留下的问题更多,解决的办法与更少。因为,鱼目混珠,会让真正把技术、性能等放在突出位置的企业,也因为市场的低价竞争而无法从事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无法在创新上做出更多探索和钻研。相反,企业只能为了生存,也去生产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1月25日,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达沃斯年会上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问题已经十分明显:不仅过于分散,而且产能大幅度过剩。他表示,这两者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好处。政府之前在考虑相应配套政策时并没有综合考虑,而是一个一个单出政策。这样很容易导致这个行业大规模的资金进入,造成大规模的产能过剩。虽然说成本降得很快,可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据悉,我国目前注册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在250家左右,2018年完成新能源汽车127万辆。也就是说,平均每家企业的产量大约在5000辆左右。这样的生产规模,别说研发、创新,能够维持生存,就已经相当不错了。那么,为了活下去,就不可避免地会在汽车的数量上做文章,用低端的技术和产品占领市场。
新能源汽车,从起步阶段就满足于低端、满足于数量,又怎么可能不出现资本大规模进入、投资者蜂涌而至的现象呢?如此众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的只能是低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而无法让企业静心研究技术与产品,无法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和产品。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特别是特斯拉等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国内的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被淘汰,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资金的极大损失。如果银行给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银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险也会瞬间加大。
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灵魂的话,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则是又一个灵魂。没有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电池,电动汽车是行不起来的。即便行起来,也是很难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和造车体验的。汽车已经从代步进入到体验阶段,如果没有良好的体验,很多人都会选择不与汽车打交道。很显然,在没有性能和质量都上乘的电池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很难带来良好的体验效果的。想一想,充一次电只能行驶几百公里,且衰损无法控制,不要几年就衰损到充一次电只能跑一两百公里,谁还有举去购买新能源汽车呢?如果再存在安全隐患,就更难全面推广了。
眼下的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推广,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补贴发挥了作用。随着补贴的规模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过。唯一的出路,就是技术与研发,亦即把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性能和技术提上去,把电池的质量提上去、价格降下来。而这,又谈何容易。特别是小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就更是只能望电、望车兴叹了。
任何一个行业,一旦出现盲目发展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会在无序竞争中消耗竞争力、降低技术标准、失去研发动力。因为,过度而无序的市场竞争,无法让企业净下心来搞研发、抓创新、提技术,而只会为了生存在数量和规模上做文章,这无疑是集体自杀行为。
所以,面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在政策上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能够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让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下功夫。只要不加大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力度,就享受不到政策,就只能自生自灭。也只有这样,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者和企业,就不会轻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而准备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者,也会更加慎重与小心,不会再出现盲目投资、盲目生产现象。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tanhaojun1962